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4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0篇
  43篇
综合类   437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85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向各个领域逐步渗透,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契机,物流是电子商务进入农村的重要环节,如何将物流完美融入农村电子商务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文章就农村物流的配送模式以及发展做出了相关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油(tea tree oil,TTO)也称互叶白千层油,从桃金娘科互叶白千层属的新鲜枝叶中提取得到,属白千层萜品型香料油,具有良好的杀菌抑菌及保健作用,且无毒害。近几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成为世界性话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抗生素替代品,茶树油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效的天然抗菌剂之一,有望成为一种可缓解全球抗菌药物危机的天然抗菌剂,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其对常见微生物的杀灭性及在兽药耐药性及残留方面均比化学药品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由于茶树在中国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加上茶树油的提取工艺相对落后,使得其本身的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其在基础兽药中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主要从茶树油的相关概述、提取、主要化学组成、药理作用及相关应用中对茶树油的相关性质作一简单阐述,以期为将其开发成为市场前景广阔的天然抗菌剂提供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南通市某肉鸭场于2 0 0 3年7月份出孵雏鸭5 0 0 0余只,采用池边网床饲养。雏鸭16日龄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随后2d内死亡13 0 0多只。用链霉素、恩诺沙星给鸭饮水,但效果不佳,病情得不到控制。2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急性死亡的鸭大部分无明显症状,病鸭多为突然死亡。中后期病鸭多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多,呼吸困难,口鼻有分泌物,眼眶羽毛黏连成圈状。两脚瘫痪,失去行走能力。腹泻严重,初期为白色水样粪便,稍后为黄绿色并含有黏液的恶臭粪便。后期部分濒死鸭呈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摇头、颤抖…  相似文献   
5.
去势亦称阉割,公羊或公羔去势后,性情温顺,易于管理,肉质细嫩,肉味鲜纯。那么,不同去势方法对羊只生产性能的影响又如何呢?本试验采用新法去势与传统方法相对比,研究了不同去势方法对羊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试验方法 1.时间及地点:1990年5月1日至1991年12月1日,在敖汉旗韩国宝家庭牧场和旗绵羊育种站进行。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达20%~70%。它导致产乳量降低、乳品质下降、奶牛淘汰率升高,甚至引起人的感染。本文介绍奶牛乳房炎的病原、防御机制、疫苗种类及效能评价,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疫苗的进一步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作符合实际教学特点的实验箱,从而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科技创新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主要进行了电源部分、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实验面板及箱体的设计,在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宇 《养猪》2005,(6):36-36
1发病概况 广东花都某300头繁殖母猪规模养猪场自繁自养,生产流程按妊娠、产房、保育、育肥等分开饲养,之前无流感发病史。2004年10月11日妊娠母猪出现体温升高(41℃以上)、废食、流产现象。13日有2头母猪死亡,14、15日共有10多头妊娠和空怀母猪死亡。16日妊娠舍和肥育舍猪群咳喘比较严重,尤其是肥育舍,猪呈犬坐状咳喘,消瘦,很多猪不食,但肥育猪没发生死亡。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杏鲍菇一级种和二级种培养基配方 ,试验表明杏鲍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三最好 ,菌丝干重是配方七 (对照 )的 3 5倍 ,差异极显著 ;杏鲍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配方四最好 ,菌丝生长势最强 ,与供试各培养基配方相比较 ,差异均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