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地被菊'映洁红菲'试管苗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萘乙酸激素浓度、蔗糖浓度、MS浓度、NO3-和NH+的浓度比、羧苄青霉素浓度及潮霉素浓度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映洁红菲'高效的再生体系,为地被菊转基因体系奠定基础.结果 表明:在6-BA和NAA浓度分别为2.0、0.6 mg·L-1,蔗糖浓度为30 g·L-1,NO3-:NH4+为30∶30,基本培养基3/4MS中,'映洁红菲'叶片中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率达到最高,平均每个叶盘分化3.22个不定芽,诱导率75.67%.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75 mg·L-1 IBA时,根系生长最好.'映洁红菲'遗传转化时,羧苄青霉素浓度为250mg· L-1,潮霉素浓度为2.0 mg·L-1,适合作为选择压.  相似文献   
2.
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为调控钾肥合理施用,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开展了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积累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施钾量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和‘川芋117’,试验设置0、112.5、225、337.5、450 kg/hm25个施钾水平,测定了不同生长期株高、冠层覆盖率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产量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施钾量和品种均对株高、冠层覆盖度、各器官氮磷钾积累和分配及产量有明显影响。施钾量增加有利于株高和冠层覆盖度增加。2个品种均在225 kg/hm2氮磷含量和氮磷积累量最大,但随施钾量增大,钾素在块茎中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较空白对照,2个品种下降幅度分别为34.1%~45.7%和26.5%~59.1%。2个品种产量均在225 kg/hm2时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29263 kg/hm2和32922 kg/hm2,较对照增产80.3%和55.6%。结论表明,施钾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得出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客观依据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对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对其进行修正,获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根据整理潜力和南岸区实际情况,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进行了规划,并制作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图。  相似文献   
4.
氮素水平对雾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含量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量、单株结薯数、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量、单株结薯数、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除叶绿素含量外,植株的各农艺性状在氮素水平为240 mg/L处理最高,氮素过高,反而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随氮素水平的增加,叶、茎、根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均在240 mg/L氮素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单株结薯数和结薯产量均影响显著,随氮素水平从120 mg/L增加至600 mg/L,单株结薯数和产量先增加后显著下降,氮素浓度为240 mg/L时,两个品种的单株结薯数及产量达到峰值,较高氮处理,增幅分别为71.6%和107.8%,91.7%和83.1%。600 mg/L氮素处理,0.5~1 g小薯比例显著高于240 mg/L氮素处理。总体来看,240 mg/L的氮素浓度为雾培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物防治在农业系统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EPN)作为一种新型的生防因子,成为一类防治害虫的生物资源,应用广泛。昆虫病原线虫研究的发展迅速,从分子生物学到应用生态学,使昆虫病原线虫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花房村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GIS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村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其在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千百工程”之一的重庆市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为例,采用权的最小平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GIS空间分析,根据得到的结果划分为4种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级:很适宜、较适宜、适宜、不适宜,并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绘制了专题地图。研究结果表明:花房村村域内,天井山脉及其两侧不适宜布局建设用地,荔枝社、陈家嘴社和陶院子社建设用地适宜性较强,可布设“巴渝新村”。通过引入GIS技术,提高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对优化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