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禽业的常见病,近年来,关于鸟类感染新城疫的报道屡见不鲜。2003年12月,确山某肉鸽养殖户前来我所就诊,据养殖户介绍,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达10%左右,后来,我们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肉鸽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并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园林设计专用软件的不断出现和日益完善,给设计者提供了简单、实用、快捷、高效的设计软件。本文介绍了园林规划设计中CAD制图的特点、常用的制图软件、园林设计专用软件,以期为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园林绿化事业需要大量面向城镇园林建设第一线,从事融园林艺术、园林环境改造为一体的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如何教授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这门课,也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禽类的一些重要传染病中,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禽流感仍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头号传染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氨对建鲤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离子氨的毒性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研究.Colt和Armstrong(1981)整理了氨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指出非离子氨的主要效应为亚致死影响,而生长缓慢是一种最重要的亚致死影响.他们认为非离子氨在0.05-0.2 mg/L之间,可使许多水生动物的生长下降.Robinette(1976)认为,0.12 mg/L NH3-N已影响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小于0.06 mg/L NH3-N可作为安全浓度,Westers(1981)认为0.0125 mg/L NH3-N作为鱼类养殖的最大允许浓度.雷衍之、金送笛(1976)对养殖鱼苗氨的半致死浓度也有报道.周永欣(1986)指出草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畜禽母源抗体对保护后代,繁衍种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生动物,由于其本身的防御机能尚未成熟,主要靠母源抗体来保护其健康成长。禽类则通过卵黄将lgG传递给雏禽。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工艺,本研究应用工作体积为l00 L的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Marc-145细胞,接种PRRS病毒R98株(PRRSV-R98),进行病毒培养,结果显示,培养6d细胞数量可增殖5倍~7倍,单次病毒收获量相当于3 000个~5 000个10L转瓶,而且培养的PRRSV-R98各项指标均符合规程要求.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应用100 L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制备PRRS活疫苗的生产工艺,为规模化培养工艺的推广与使用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1蓝耳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1.1流行现状流行毒株多样性:以北美株(基因2型)为主要发病季节,以高温高湿的夏季高发,冬季发病率较低。发病日龄:逐步由保育阶段向育肥阶段转移。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当继发感染时,临床表现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的基因工程重组菌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ORF2编码的Cap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亚克隆后,本试验最终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PCV2 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3D12、4D5、4B9、4C9和4G10。其中4D5为IgG2b亚型,其余4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型,轻链类型均为κ。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5株单克隆抗体均不能特异性的识别47 ku重组PCV2 Cap蛋白;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IFA试验,结果显示5株单克隆抗体均特异性的识别病毒抗原,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均为构象表位。中和试验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有中和活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索ORF2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