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化采茶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新梢芽叶的生长具有明显的集中性 ,决定了茶叶采摘的集中性和季节性特点。目前我国多数茶区仍用手工操作 ,采茶用工约占茶叶生产用工总量的 50 %~ 6 0 %。近年来 ,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转移 ,一到采茶旺季 ,采茶工难找 ,鲜叶无法及时下树而延误季节 ,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所谓“早采三天是宝 ,晚采三天是草”是对茶叶采摘时效性与茶叶品质关系的最形象描述。因此 ,为缓和采茶季节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提高采茶工效 ,降低采摘成本 ,实现采茶机械化势在必行。现将本所在荣昌茶区进行的机采试验报告总结如下。1 材…  相似文献   
2.
休闲展会,是引领花卉产业高效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承办"花博会"、创办"奇博会"等大型展会的切身体会,分析以"奇博会"为主的休闲展会在功能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提出城市近郊区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展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山地幼龄茶园夏秋季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重庆山地茶园中,主要研究了夏秋季免耕栽培技术及其对水土流失的保持效果,并提出:夏秋季离地4~7 cm时修剪杂草1~3次,既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能降低管理成本,是实行免耕较为理想的杂草管理模式;茶树行间10月种植绿肥翌年5月翻埋并配施追肥,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高茶树生长势,形成土壤培肥模式。两种管理模式的配套,既培肥土壤又很好地控制了土壤侵蚀问题,是山地幼龄茶园较好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总氮、茶多酚等生化成分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是主要的生根促进物质,茶多酚是主要的生根抑制物质,总氮含量与生根关系不大.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糖/氮比值、糖/酚比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插穗糖/酚比值与内源激素IAA/ABA比值一起,可以作为判断茶树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1].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福鼎大白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6种氮营养水平对福鼎大白茶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水平能有效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其中茶叶产量增产幅度为5% ~18.81%,年施纯氮肥225 kg/hm2处理下茶鲜叶产量最高,发芽密度及百芽重较对照有明显提高;氨基酸增幅为4.40%~6.33%;茶多酚含量降低,平均降幅为1.60%;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茶新梢酚氨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年施纯氮肥225 kg/hm2处理下酚氨比值最低,仅为8.81.  相似文献   
7.
对重庆市梁平县24个乡镇,36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平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建立数字回归方程,寻找水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实现梁平县水稻生产的高产高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在中、高肥力的土壤上表现为N>P>K;NP、NK、PK对水稻产量的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正交互效应;在试验区低肥力土壤中,试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 ~0.6:0.4 ~0.6;在中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 =1:0.6:0.6;在高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0.6:0~0.6.  相似文献   
8.
查尔酮合酶蛋白表达技术、结构、活性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尔酮合酶(CHS)是类黄酮途径的首步关键酶,参与合成所有类黄酮和异黄酮物质,参与决定多种植物重要性状。NCBI已有2917条CHS序列登录和释放。单个物种基因组中的CHS普遍由基因家族编码,通过基因加倍而产生。CHS蛋白的表达技术目前均是基于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多采用Novagen公司的pET载体系统,最通行参数为37℃条件下1 mmol/L IPTG诱导3h,表达蛋白普遍采用His-Tag进行亲和纯化,采用质谱或免疫分析技术进行身份检测,通过对生化反应底物和产物的HPLC检测可以精确分析酶活。苜蓿等植物的CHS蛋白已完成X射线晶体衍射研究,获得了三维结构和活性位点构象的初步解析,并与植物Ⅲ型PKS超家族中的其它酶类进行了比较。CHS蛋白的催化活性中心含有一个Cys-His-Asn三联体,另外CoA结合通道和内部的起始/延伸/环化腔关系到CHS蛋白的底物特异性及聚酮化合物链延伸的长度。植物Ⅲ型PKS超家族中,其它酶的结构骨架和催化方式与CHS相似,但活性位点残基的变化可能会造成活性中心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底物特异性、催化能力和产物种类的显著变化,是蛋白水平进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抗氧化剂活性的评价是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AMl法对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比较生成热(HOF)值可以直接表征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即HOF值越低,多酚类的抗氧化活性越强。同时,本文对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机理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过程中,酚羟基、氢原子和醇羟基都发挥了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氧化剂活性的评价是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AM1法对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比较生成热(HOF)值可以直接表征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即HOF值越低,多酚类的抗氧化活性越强。同时,本文对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机理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过程中,酚羟基、氢原子和醇羟基都发挥了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