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鲮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16尾华鲮(Sinilabeo rendahli)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华鲮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是蛋白质16.69%,脂肪2.91%,水分77.90%,灰分1.82%,无氮浸出物0.68%。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量为56.52%(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5.81%,占氨基酸总量的45.67%;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华鲮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7.37。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7.41%、28.53%,均比其他一些经济鱼类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相似文献   
2.
鲤鱼的补偿生长及饥饿对淀粉酶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在26℃的条件下,对鲤鱼分别进行了饥饿生长试验,并对各组鲤鱼再饥饿开始前,饥饿结束后,恢复生长结束后的体重及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鲤鱼的恢复生长属于部分(有限)补偿生长。而淀粉酶的活性则表现为再饥饿后呈上升趋势,恢复生长后则下降,且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变化大于消化腺的淀分酶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唐江芳  郑曙明 《水利渔业》2007,27(3):105-107
试验研究了五倍子、复方抗菌剂对鲫鱼CYP3A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复方抗菌剂浓度分别为30mg/kg、10 mg/kg和五倍子浓度为30 mg/kg,采用灌肠给药对鲫鱼进行处理;在试验的第3、7、10天取样测定其肝和肾组织中CYP3A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复方抗菌剂30 mg/kg处理组和五倍子30 mg/kg处理组的肝CYP3A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在处理第10天,肝CYP3A酶活性较前2次的降低极显著(P<0.01);而复方抗菌剂10 mg/kg组的肝CYP3A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对于肾组织,各药物组的CYP3A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10尾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甲鱼肌肉(鲜样)中蛋白质为17.15%,脂肪为4.30%,水分为76.36%,灰分为1.59%,无氮浸出物0.60%.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4.12%(干样),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28.19%,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3.96%;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的标准,白甲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4.85,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2.50%(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5.28%、30.07%,比其他一些经济鱼类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法明显优于浸渍法;正交实验得出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65%的乙醇12倍量提取4次,每次2 h条件下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D(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加倍量)>A(乙醇浓度).斑地锦总黄酮是主要的抑菌成分之一,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 mg/mL.  相似文献   
6.
[学名]大鲵(Megalobalraahus davidianus),英文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人鱼、大头鱼、孩儿鱼、脚鱼、帝鱼等  相似文献   
7.
从病鳖肝脏,颈,腿部皮肤溃烂处分离得到菌株m-3,m-6,J-8,J-10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这四株菌为鳖皮肤溃烂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了J-8,J-10,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ira)M-3,M-6O为摩根氏菌(Morganellamorganii)。  相似文献   
8.
选择12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平板挖洞法对3种水产常见致病菌作药物敏感试验,然后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株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没食子酸、槲皮素、黄岑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大黄素甲醚对温和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最好, 没食子酸、槲皮素对温和气单胞菌MIC,MBC最小,MIC为0.03125 mg/ml,MBC为0.0625 mg/ml;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甘草酸、槲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最好, 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甘草酸对嗜水气单胞菌MIC,MBC最小,MIC为0.03125 mg/ml,MBC为0.0625 mg/ml;大黄素甲醚、甘草酸、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对变形杆菌抑制效果为最好,没食子酸,大黄素甲醚、甘草酸对变形杆菌MIC,MBC均最小,MIC为0.03125 mg/ml,MBC为0.0625 mg/ml。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发育和体色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本研究首先制备了MC1R基因的RNA正反义探针,T7方向转录的正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447.529 ng/μL,SP6方向转录的反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342.698 ng/μL。经10~20倍稀释后的探针用于原位杂交,MC1R基因探针表达定位显示,随橘色双冠丽鱼胚胎的发育杂交信号总体呈逐渐减弱趋势,原肠期和视泡期其卵黄和胚体侧卧部分有杂交信号分布;出膜期其脊柱、卵黄囊及其内容物和色素细胞内出现杂交信号;出膜期第1天,卵黄表面有信号分布。总体来看,杂交信号在脊索、卵黄囊、卵黄囊内容物质及色素细胞有特异表达,而以正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组在5个胚胎阶段均无任何信号,杂交信号显现的MC1R表达定位说明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也与神经、营养、免疫功能相关,初步建立了鱼类体色相关基因功能和定位研究的整胚原位杂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转录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转录组学技术主要有基于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两大类技术;两类技术在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本实验综述了近年来水产动物在免疫应答、生长发育、生物进化和毒理学方面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录组学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现阶段转录组学在水产动物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水产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