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用在延安甘谷驿山上采集到的蛹虫草菌株和引进吉林省农科院蚕业科学研究所的菌株,进行时比试验,成功获得了在室内人工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人工室内成功培育蛹虫草,为今后商品化生产蛹虫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振山  李军  苏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44-5846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种类,总结了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藏绵羊适应青藏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克隆了藏绵羊的肌红蛋白(Mb)基因,纯化了心肌Mb,同时比较了心肌和骨骼肌的Mb含量。用RT-PCR克隆了心肌Mb的cDNA,长度为640 bp,编码153个氨基酸。试验采用盐析、CM-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藏绵羊Mb,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约为17kD。组织含量测定表明,藏绵羊心肌中Mb含量极显著高于骨骼肌。  相似文献   
4.
对40只藏绵羊脱脂乳中4种酶的活力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乳中酶活力存在较大个体差异。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乳过氧化物酶(LP)和淀粉酶(AMY)的活力分别为268.25±89.18U/100mL、231.85±107.38U/100mL、3.97±3.68U/mL、80.65±73.91U/100mL。其中,头胎和第2胎乳中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第3、4胎,乳中其他酶的活力未见明显的胎次变化。研究发现,藏绵羊乳中的乳过氧化物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较牦牛乳和藏山羊乳的低得多,尤其是乳过氧化物酶活力极低。  相似文献   
5.
石斌强  苏永杰 《农村电工》2006,14(10):37-37
1 突出一个“严”字,即严格管理制度 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线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用以规范供电所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要加大考核力度,实行重奖重罚,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每个人都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增强工作责任心,将降损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6.
从麦洼牦牛脊髓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血红蛋白α链基因,获得了532bp的cDNA,连接到PMD-l8载体上,然后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牦牛血红蛋白α链基因与普通牛相比存在2个碱基差异,并导致血红蛋白α链71位的1个氨基酸改变。此外,还用电泳方法研究了血红蛋白在新生犊牦牛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解放后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41-7244
[目的]研究解放后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增长,以探索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增长与发展的长期趋势及规律性特征。[方法]运用现代经济学增长模型和计量分析工具,采用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各个时期草地牧业的增长因素进行测定。[结果]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有着显著的传统游牧经济特征。改革开放前,畜牧业经济增长以牲畜数量和牧业劳动力数量的增长为核心,以牲畜数量的增长为主要推动因素;改革开放后,综合生产要素的增长逐渐成为带动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结论]必须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依靠技术进步,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制度,提高牧业劳动者的素质,同时还要有效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全面促进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草地藏系绵羊乳的组成及乳蛋白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63只草地藏系绵羊乳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乳蛋白组分及乳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草地藏系绵羊脱脂乳中蛋白含量为(48.45±1.66)g/L,乳糖含量为(41.93±0.64)g/L,乳脂肪含量为(69.43±1.44)g/L;脱脂乳蛋白主要包括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酪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组分,酪蛋白的相对含量约为52%。乳中酪蛋白、β-乳球蛋白均未检测到多态性。试验检测到4种分子量类型的乳上皮粘蛋白(MUC1),分子量分别为214、209、207和205 ku。试验结果提示,草地藏系绵羊乳蛋白多态性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牦牛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测定了麦洼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b)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并对牦牛Mb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测序。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P〈0.01);牦牛、黄牛和水牛心肌MDH/LDH活力比均显著高于骨骼肌;牦牛心肌MDH/LDH活力比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但在不同牛种骨骼肌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织Mb含量与MDH/LDH活力比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用RT-PCR方法从牦牛心肌中克隆了Mb基因,与普通牛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用盐析、CM-Sephadex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牦牛Mb,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约为17 ku。  相似文献   
10.
苏永杰  李军  马学文  邓振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22-12625
[目的]将分离纯化鉴定的Pc1、Pc2、Pc3、Pc4 4种噬菌体,测其活性。[方法]进行效价测定、寄主范围测定、稳定性测定、紫外线照射失活试验、热失活试验方面的研究。[结果]从效价测定中看,噬菌斑的大小取决于噬菌体的类型,并与涂布和培养工作中所采用的条件有关,条件不变,噬菌空斑形状及大小相对稳定。各种噬菌体在其相应的寄主细胞上表现其本身的特征,是区剐噬菌体的一个依据。从噬菌体寄主范围来看,4株噬菌体对6株菌株敏感,对2株菌不完全敏感,对2株菌不敏感。一般较稳定,当pH值为10时,Pc1和Pc3还有12.5%~30.7%存活,Pc2和PC4完全灭活。紫外线照射10s存活率为35.9%-66.7%,照射60s有13%-25%的存活率,照射120s则有3%-6%的存活率。噬菌体在60℃下热处理,均失活,失活率与时间呈正比关系。时间的延长。失活率增加。在70℃下处理5min则全部失活。[结论]从所采集的6个样品中筛选的4种噬菌体,经过分离、纯化后,并进行各项理化指标测定,基本掌握了它们的活性范围。找出了杀灭7216菌株噬菌体的理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