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云洲 《畜牧与兽医》2008,40(6):109-110
某奶牛场,犊牛采用合群方式散栏圈养,自2007年3月至5月,犊牛连续出现以血痢为主症的疾病,先后有5头1至4月龄犊牛发病,而且一头牛死亡,呈流行趋势。 疾病发生后,牛场兽医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止泻药的使用,效果均不佳;用0.1%的高锰酸钾温溶液灌肠,对止血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最终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奶牛经过长达10个月的泌乳期之后,停止产奶休养一段时间是必要的,它可以保证妊娠后期胎儿快速生长、母牛恢复体况的营养供给,也可使乳腺组织得到很好的调整。它是母牛下胎次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每个牛的产奶量、体质不一样,适应能力有强有弱,因此牛的干奶方法应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肉牛业还没有专门的肉牛品种,以黄牛肥育为主;专门的肉牛肥育场很少,以农村散户饲养为主。下一步,我们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挖潜力,进一步提高我国肉牛饲养的经济效益。1把握最佳的出栏时间,及时出栏我国的养牛户普遍存在“惜售”现象,也有的不知...  相似文献   
4.
通过市场上奶牛精料常规原料价格,计算出每单位奶牛能量单位(NND)和粗蛋白质(CP)的平均价格。根据饲料原料中的NND和CP含量,可计算出各种饲料的比较值,即精确得到精料原料的比较价格。在充分考虑原料适口性、可得性及有无毒性等前提因素下,选择低成本的原料配制奶牛精料补充料,可降低饲料配方成本,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1 000头规模奶牛场为例,从奶牛场的规划设计、奶牛的饲料种类选择及配方设计、奶牛粪尿及污水的合理处理与利用等方面.探讨规模化奶牛场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不仅有效解决奶牛粪便、污水的污染问题,同时通过水等资源循环利用.把奶牛粪转变为能源、资源,大大提高奶牛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肉牛业刚刚起步,肉牛市场尚不健全,养肉牛的效益不高。因此,尽快完善我国肉牛市场,是实现我国优质高效肉牛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的肉牛业模式 概括而言,我国肉牛业模式可分为三种形式: 大众化市场 大众化市场即赶大集进行牛肉及活牛交易,这是我国传统的最主要的肉牛市场形式。它的特点是:品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部位不分、价格便宜。它不能体现不同档次牛肉的不同价值,尤其是高档牛肉的价值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养牛效益很差。人们将农户养牛然后到集市上卖掉形象地概括为“零存整取”,因为农户养牛大都不计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牛奶消费的迅速增加,奶牛生产形势看好,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养奶牛作为投资创收的方向。但基于奶牛生产的特点,笔者提醒准备养奶牛的场(户),为确保获得良好的收益,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 选购奶牛要重质量,轻价格如果有两头牛,甲牛年产奶3000千克,价格4000...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肉牛业刚刚起步,肉牛市场尚不健全,养肉牛的效益不高。因此,尽快完善我国肉牛市场,是实现我国优质高效肉牛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中国的肉牛业模式 概括而言,我国肉牛业模式可分为三种形式: 11 大众化市场 中国肉牛业刚刚起步,肉牛市场尚不健全,养肉牛的效益不高。因此,尽快完善我国肉牛市场,是实现我国优质高效肉牛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中国的肉牛业模式 概括而言,我国肉牛业模式可分为三种形式: 1.1 大众化市场 大众化市场即赶大集进行牛肉及活牛交易,这是我国传统的最主要的肉牛市场形式。它的特点是:品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部位不分、价格便宜。它不能体现不同档次牛肉的不同价值,尤其是高档牛肉的价值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养牛效益很差。人们将农户养牛然后到集市上卖掉形象地概括为摿愦嬲,因为农户养牛大都不计生产成本,有啥喂啥,饲料主要是自产的玉米,不注重饲料的配合,牛的饲料转化率低,饲养周期长,卖牛所得撜當,实非利润,有的可能还不够成本。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