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草原虫害防治是农业部较早大规模组织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之一。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草原虫害防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逐步建立了“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技术路线。2002年起,全国畜牧总站在全国牧区组织开展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国的草原害虫防治,为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该项目的进展为基础,简要总结介绍了草原害虫防治的实施背景、开展情况及建设成果,包括以生态系统平衡原理为指导,对虫害监测预警、生物防控和施药技术等进行集成创新与组装配套,使草原害虫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情况,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草原虫害防控工作现状,回顾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进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在推广工作中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牧鸡牧鸭和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印楝素、苦参碱、烟碱·苦参碱等生物药剂和天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草原上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了近10年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正在形成由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天敌利用、植物源农药等多种技术构成的新型格局,并针对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草原鼠虫等生物灾害与旱灾、雪灾并称为草原三大自然灾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草原退化、天敌减少和防治面积有限等因素影响,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呈加重趋势,鼠虫灾害频繁发生,导致草原生态恶化和畜牧业生产损失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我国饲草重大病虫鼠害分布和危害,充分掌握其传播扩散规律及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我们系统分析了我国饲草病害、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危害情况,总结了国内外饲草病虫鼠害防控现状与研究进展,提出了饲草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对策,为保障饲草产业和草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此外,本文还总结了我国饲草病虫鼠害的防控难题,为今后饲草病虫鼠害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对绿僵菌致病力的影响,明确绿僵菌经消化道侵染东亚飞蝗的作用机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经绿僵菌IPPM202及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处理后,不同时间东亚飞蝗中肠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绿僵菌IPPM202处理后10 d内,东亚飞蝗中肠总蛋白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类胰蛋白酶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逐渐上升;但两种解毒酶的变化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加入两种抑制剂后,总体上抑制了东亚飞蝗中肠总蛋白酶和两种解毒酶的活性,降低了菌株IPPM202的侵染力,其中,甲苯磺酰基-L-氨基联苯氯甲基酮(tosyl-L-phenylalanine chloromethyl ketone,TPCK)作用较对脒苯基甲磺酰氯(4-amidino phenyl methane sulfonyl fluoride,APMSF)更加显著,使各种酶活力降低至与对照无差异水平。本研究对于揭示绿僵菌在中肠的致病机理及寄主对真菌侵染的免疫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沙葱萤叶甲发生趋势,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对沙葱萤叶甲在内蒙古草原的为害进行了监测,并以幼虫为试虫,采用大型喷雾机械对3种常用植物源农药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1.3%苦参碱水剂及1.2%烟碱·苦参碱乳油在制剂用量30mL/667m2条件下,药后3、5d及10d对沙葱萤叶甲的防治效果为85.5%~100.0%,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沙葱萤叶甲在内蒙古的为害呈加重趋势,在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发生可能性大,应加强实时监测。印楝素、苦参碱和烟碱·苦参碱对沙葱萤叶甲防治效果好,在草原沙葱萤叶甲绿色防控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牧鸡治蝗的技术规范和治蝗效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关于牧鸡轮牧周期对牧鸡治蝗效果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调查牧鸡治蝗期间鸡群的采食量和补饲用量、地面可食蝗虫质量,采取控制牧鸡半径的手段,利用倒推法对理论轮牧周期和治蝗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半径为150 m的轮牧面积内,随着虫口密度的降低,单位鸡群的轮牧周期呈现升高趋势,虫口密度在30头/m2时的轮牧周期高达7.8 d,以90 d为一个防治周期计算,其防治周期的轮牧次数为11次,单位鸡群(每1000只定义为1个单位鸡群)的理论控制面积为77.77 hm2,折合每只牧鸡一个防治周期的理论控制面积为0.08 hm2,并且随着虫口密度的降低,理论控制面积呈现升高趋势。本研究为内蒙古草原牧鸡治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多年来四川省草原杀鼠剂引进试验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本文阐述了适用于川西北草原地区鼠害防治农药引进试验技术和方法。在掌握当地草原害鼠种类、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新农药,制定试验方案;将试验药物设成不同梯度,设置对照药剂,进行小区试验;再开展药效调查,观测杀鼠剂对害鼠及其天敌、环境的影响情况,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四川省草原鼠虫害监测工作的难题,本文根据多年来草原鼠虫害宜生区划分工作的经验,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草原鼠虫害宜生区划分技术流程和方法,并以石渠县高原鼠兔为例,计算出了全县高原鼠兔的分布区域、面积,通过结果验证表明,划分的宜生区与实际发生区基本吻合。该技术为草原鼠虫害监测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群居型与散居型东亚飞蝗飞行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对群居型和散居型的东亚飞蝗成虫连续悬吊飞行测试10h,结果表明:群居型东亚飞蝗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最远的累计飞行距离可达65km,累计飞行时间超过7h。不同日龄的成虫飞行能力有显著差异,羽化后4日龄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弱,以10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最强;13日龄已具下降趋势。雌雄个体间飞翔能力无显著差异。散居型成虫不具备远距离飞行的能力,各日龄成虫累计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均极显著短于同日龄的群居型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