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牛IgG轻链的分离纯化及其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应用凝胶过滤和盐析等方法直接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IgG,并应用化学方法断裂回收IgG轻链。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约27.66 ku的IgG轻链蛋白溶液,蛋白质含量为0.105 mg.L-1,浓缩后免疫家兔,获得抗轻链抗血清,效价>11∶6,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均为特异性条带,表明得到了纯化的IgG轻链及其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呈20面体对称,病毒粒子17~20 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属于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根据PCV的致病性、抗原性及核苷酸序列,将PCV分成两种基因型,即PCV1及PCV2.  相似文献   
3.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LP)的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从死亡小熊猫肝脏病料中分离到CDV LP株第9代MDCK细胞培养毒,按不同剂量各接种7只2~3月龄的健康幼犬,接种犬全部发病。于接种后7天时各捕杀2只犬进行检测,电镜检查、CDV RT-PCR、CDV的分离及中和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说明接种犬发生了CDV感染。结合接种犬出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学变化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CDV LP株是一株强毒,并且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人工感染犬试验结果表明某动物园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20和P1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GenBank中BVDV Oregon C24V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套式PCR方法扩增P20基因,扩增出预期525 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Oregon C24V比较,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0.9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7.50%.测序结果经NCBI上的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同源性比较,克隆得到的基因与Osloss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6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5.83%.根据P20的测序结果,参照GenBank中BVDV Osloss株设计一对引物,扩增P14基因,经同源性比较,扩增的P14基因与Osloss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77%,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5.10%,通过系统发生分析,推测P20基因和P14基因与Osloss株在进化上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参考BVDVVEDEVAC株的基因组序列及E2基因的测序结果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出预期585 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VEDE-VAC株比较,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100%。测序结果经同源性比较,克隆得到的基因与VEDEVAC株同源性最高。系统发生树分析推测E1基因与VEDEVAC株在进化上比较接近。将E1基因定向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对阳性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E1基因获得了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mucosal disease,BVD/MD),简称牛病毒性腹泻(BVD)或牛黏膜病(BMD),是以牛发热、黏膜糜烂和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病原是牛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成员.根据它在细胞培养物上的特性,BVDV分为两种生物型:一种为致细胞病变型(CP型),能引起细胞形成空泡,核固缩、溶解和死亡等;另一种为非致细胞病变型(NCP型),此型病毒在细胞中复制不引起细胞病变.两种生物型除了与宿主细胞作用不同外,血清型相同.1946年Olafson等首次报道病毒性腹泻病.1980年,李佑民首先证明我国也有本病存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查出该病,感染动物包括牛、羊、猪、骆驼、鹿等.王新平等对内蒙古、吉林、宁夏等不同地区的牛、羊、鹿群进行了病原学调查,结果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6.5%~89.0%、14.6%~83.3%、19.6%~44.4%,表明本病在国内某些地区存在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