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近年来,顺应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潮流,北京以养殖生产为主的传统渔业开始向"生态、生活、生产"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渔业转变.观赏鱼产业凭借自身优势,依托并服务于城市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渔业建设中的一个亮点.本文在对北京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都市型现代渔业背景下北京观赏渔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如何利用好京郊观赏鱼产业优势,促进养殖户增产增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在进行滨海及盐碱地湿地修复时筛选出耐盐的沉水植物,本文研究了六种常用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穗花狐尾藻、篦齿眼子菜、小茨藻的耐盐性及四项生理指标。[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六种沉水植物进行盐分胁迫,每周进行盐害症状的观测,并测定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六种沉水植物中,耐盐性为小茨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苦草、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其中小茨藻和篦齿眼子菜能在盐度为15‰和8‰的盐胁迫条件下存活。金鱼藻的最高耐受盐度为6‰,苦草和轮叶黑藻的盐度胁迫能力较弱均为4‰,穗花狐尾藻的盐度胁迫能力最弱,仅为2‰。[结论]该实验为沿海及盐碱化地区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为项目工程实践及沉水植物的抗盐生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要求也不再仅仅是数量上的追求,正在向质量要求进行转变,然而目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在各个方面仍需要进行完善。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动物性食品安全真正得到保障,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肉鸭为例进行分析,剖析动物性食品的现状和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选出防治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的高效药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卵和三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72 h后对卵毒力最大的是甲维盐,致死中浓度(LC50)为0.142 mg/L,其次是溴氰虫酰胺、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48 h后对三龄幼虫毒力最高的是高效氯氰菊酯,致死中浓度为0.018mg/L,其次为甲维盐、溴氰虫酰胺和灭幼脲;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均有较强的毒力,可用于防治豆荚螟。  相似文献   
5.
基于香蜜公园生态系统分析,确定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评估香蜜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香蜜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30 501.30万元/a,其中生物栖息地和休闲娱乐是香蜜公园提供的主导服务;对10项生态系统服务按价值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生物栖息地、休闲娱乐、气候调节、物质生产、固碳释氧、水源供给、土壤保持、调蓄洪水、水源供给、文化科研。该评估结果能够指导城市管理者制订合理的公园管理策略,有利于城市公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铁汉华南沉水植物繁殖技术攻关以及应用示范情况,并展望了华南沉水植物应用于水生态修复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能够耐受高浓度氨氮的沉水植物,构建有效的生态系统并改善湖泊水质,对黑臭水体治理具有现实意义。探讨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和小茨藻(Najas minor)5种沉水植物对氨氮的耐受性,每种沉水植物均设置氨氮浓度为0、4、8、12、16 mg/L共计5个梯度,研究其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4~16 mg/L氨氮持续胁迫至第14天时,苦草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生成受到抑制作用逐渐加大,4、8、12、16 mg/L氨氮试验组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第14天比第7天分别减少44%、57%、16%和39%,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减少62%、24%、29%和49%,而MDA含量在第14天分别显著降低为第7天的35%、7%、65%和41%,表明苦草未受到不可逆伤害。在4 mg/L氨氮持续胁迫下,第14天时,穗花狐尾藻和黑藻的MD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为第7天的207%和178%,小茨藻植株死亡,而金鱼藻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均未有显著变化,且MDA含量显著减少为第7天的80%,表明只有金鱼藻未受到氨氮的不可逆毒害。在8~16 mg/L氨氮持续胁迫下,穗花狐尾藻、黑藻、小茨藻和金鱼藻的植株则全部死亡。研究表明,氨氮浓度≤4 mg/L时,苦草和金鱼藻能够生长;氨氮浓度≤16 mg/L时,苦草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生存。从耐氨氮和黑臭水体治理过程水质特征考虑,苦草可作为黑臭水体治理中水生态系统构建的先锋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8.
养殖尾水氮含量过高等富营养化问题是影响当前我国池塘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自然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氮循环过程,是沉积物氮素营养迁出的主要途径,埋栖型贝类通过滤水和蠕动等生命活动不仅能净化水质,还可以使沉积物颗粒混合并改变沉积物/水界面的物质交换。本研究于2020年9、10、11、12月采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池塘贝类区域(有贝区)和对照区域(无贝区)的沉积物表层样品,进行泥浆培养实验,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检测其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并分析了其与间隙水理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养殖池塘有贝区10月和11月样品检测到厌氧氨氧化反应,并有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应;有贝区9—12月沉积物反硝化反应速率均高于无贝区,有贝区9月的反硝化反应速率最高(0.005 8 μmol/kg·h);水体温度与沉积物反硝化反应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氨氮(NH4+-N)浓度与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海水池塘养殖生态系统中也存在厌氧氨氧化过程,养殖菲律宾蛤仔等埋栖型贝类有利于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有效地促进池塘沉积物脱氮过程,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也为开展尾水生物净化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罩笼试验评价天敌控害作用,分析生草模式对苹果园天敌及其控害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地面植被控制绣线菊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面植被会影响苹果园天敌的种群发生数量;人工生草苹果园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园和清耕苹果园;直接调查法获得的天敌与绣线菊蚜的益害比差异不显著,黄板调查的结果显示,人工生草园益害比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园和清耕园,分别是其3.2倍和22.88倍;罩笼试验结果表明,第15 d罩网处理和开放处理间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增长比率无显著差异,但清耕园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增长比率显著高于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苹果园;三种处理苹果园生物控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果园生草能显著提高天敌的密度及益害比,在提高果园天敌数量和控害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对豆类生产危害十分严重。为提高田间诱捕和监测效率,本试验对豆荚螟性诱剂三种诱捕器以及性诱剂产品在整个大豆种植期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有更好的诱捕效果;豆荚螟性诱剂产品对豆荚螟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2.17头/诱捕器;试验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会诱捕到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短额负蝗等害虫和寄生蜂、食蚜蝇、瓢虫等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