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维生素E属脂溶性维生素,比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被过氧化物氧化。它作为一种断链性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饲料生产中。实践证明,维生素E在保持畜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种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比较4种不同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以大黄总蒽醌中的大黄素为参考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大黄总蒽醌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D-301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2.793mg/g,吸附率为72.56%。结论:D-301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最佳,为大黄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渔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这已成为新时期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我省渔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要使我省渔业尽快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我省渔业的产业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5.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是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及潜力的重要指示器。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2006年、2008年、2010年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探讨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对区域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在空间上集聚度增加,集聚点增多;景区的空间结构变化导致旅游经济重心呈东南移动趋势,2008年后中部景区集聚度的增强及西部集聚区增加,导致重心移动趋势变弱。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稻遗传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关键遗传材料,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野生稻遗传资源。评述了野生稻遗传资源研究和利用的重要意义,从优秀种质资源的评价与鉴定、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定位和鉴定、及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情况,并重点结合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简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7.
莴苣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与标准品种的选用和DUS判定标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地位等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叙述了吉林省农田自然环境、面源污染和耕地土壤退化现状,产地环境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回顾了主要气象灾害、面源污染及耕地质量退化形成的原因,分析了30年来,粮食产量波动规律及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措施,认为科学施肥,提高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生产力是解决粮食可持续的关键技术环节。粮食可持续关键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吉林省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粮食品质,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置区规模,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标准及规模。通过采用K-Means Cluster聚类分析法,研究农户的从业分类,从而研究该比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果表明:(1)农户通过聚类可以分为4类:纯农业型、农业多样化型、务工型和农工兼具型;(2)宅基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生活用地及生产用地;(3)根据农户性质及宅基地功能对各农户宅基地标准进行讨论,再根据各类型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对居民点进行分类并确定合适的居住建筑用地比例,最终得出纯农业型、农业多样化型、务工型以及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分别为人均71~82 m2、75~89 m2、63~69 m2、68~75 m2。结合各类型农户的人口状况,最后得出研究区农村居民点规模为5.5~6.2 hm2。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同类型区域进行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美国大豆遗传资源及遗传改良计划(白皮书)中有关大豆产量数量性状遗传基因和耐旱、耐热遗传变异鉴定、测序、功能确定诸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美国为改良大豆籽粒营养品质所进行的“优质大豆创新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大豆病虫害抗性基因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