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密  孙继国  柴静 《猪业科学》2003,20(12):57-59
本实验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勒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Y98和Y-goat的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红霉素与氧氟沙星、泰勒菌素对Y-goat和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勒菌素对Y98的联合药敏作用。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根据发病的年龄、侵害部位以及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不同情况而表现为不同的病型.临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雏鸡脐炎、急性败血症、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腹膜炎、气囊炎、全眼球炎。  相似文献   
3.
在肉用仔鸡饲养场作同期饲养对比试验。试验鸡群场一分两组:一组试验组用中草药、EM制剂,饲料中及临床不使用抗生素和化学抗菌剂;二组对照组1~5日龄、21~24日龄、30~35日龄饮水服用喹诺酮类药物。试验鸡群场二:仅1~5日龄饮水服用环丙沙星,其后临床再不使用药物;饲料添加抗球虫药地克珠利和防肠炎药卑霉素。试验结果表明:只有通过良好管理创造卫生的生长环境并合理使用中草药、EM,“无药肉鸡”饲养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蓝冠病(Bluecomb)又称冠状病毒性肠炎(Coronaviral enteritis)、泥淖热(Mud fever)、传播性肠炎(Transmissible enteritis)或传染性肠炎(Infectious enteritis),是一种对各种年龄火鸡均可感染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断鸣叫、体重减轻、精神沉郁和腹泻。  相似文献   
5.
37 ℃持续热应激肉鸡血气改变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只25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21~24 ℃,相对湿度50%±5%)和试验组(37 ℃±0.5 ℃,相对湿度70%±5%),自由采食和饮水.在12 d的试验期间,动态检测血气指标、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和生产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热暴露初期呈现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其特点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82±0.36)降低,pH(7.48±0.04)升高;中期呈现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其特点为血浆HCO-3浓度(19.00±2.55)降低,pH(7.37±0.06)显著下降(P<0.05);后期酸碱平衡趋于正常.热应激后,肉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料肉比极显著升高(P<0.01);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热暴露第1、5、7、9和12天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呼吸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体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氧饱和度与体温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37 ℃持续热应激的肉鸡呈现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转变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最后趋于正常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腹水症肉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鸡腹水症是临床上以腹水为主的循环、呼吸系统发生障碍综合征 ,发病集中于 4~ 5周龄 ,发病率高达 85 % ,死亡率为 0 %~ 30 %。肉鸡腹水症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成为影响肉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不少兽医工作者在防治本病上做了大量工作 ,但未有利用祖国医学研究肉鸡腹水症血液理化指标及心包液、腹水量变化方面的报道。我们根据肉鸡腹水症的发病机理和中医理论筛选中药治疗本病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经临床检查 ,A超探测 ,确诊 30日龄患腹水症的艾维茵肉鸡 1 0 0只 ,另选 5 0只 30日龄健康肉鸡…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引起肉鸡腹水症的流行调查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被当作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而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尤其是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随着大型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危害越来越大。近年来,大肠杆菌对肉鸡业的危害见于许多报道。本研究对肉用仔鸡腹水征的传染性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实验,包括肉鸡腹水症患鸡大肠杆菌的分离,大肠杆菌复制肉用仔鸡腹水症实验,对死亡鸡的主要症状进行了分析,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一、材料与方法 1.方…  相似文献   
8.
艾维菌父母代肉种鸡经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弱毒疫苗免疫后,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不同免疫期种鸡的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26周龄种鸡禽脑脊髓炎(AE)抗体阳性率为86.79/6~1009/6.其后裔雏鸡在1~7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为83.3%~100%;14日龄时降至30.0%~70.09/6;多数在21日龄时转阴。36周龄种鸡AE抗体阳性率为56.7%~76.79/6,其后裔雏鸡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只有50.0%~76.7%;7日龄时降至10.0%~50.0%;14日龄时全部转阴。表明,雏鸡AE母源抗体水平及其衰减规律受种鸡抗体水平的影响。攻毒保护试验发现,低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50.0%),不但7~28日龄脑内攻毒后6~11d全部发病,而且14日龄颈部皮下攻毒后11~13d也有6/10雏鸡发病;而高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的母源抗体为1009/6),虽然14~28日龄对脑内攻毒易感,但是颈部皮下攻毒后观察45d均未发病。证实,雏鸡1日龄的AE母源抗体为50.0%时,很难保护其免受AEV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Y-98和Y-goat的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红霉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goat和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98的联合药敏作用.结果表明,这8种抗菌药物对Y-goat和Y-98的MIC(μg/mL)分别为:环丙沙星0.223、0.002 23,氧氟沙星0.281、0.014 0,单诺沙星0.136、0.014 0,红霉素0.021 8、无效,罗红霉素0.032 7、无效,泰乐菌素0.042 2、0.039 0,泰妙菌素0.021 7、0.052 0,四环素0.195、0.052 0.红霉素与氧氟沙星的联合药敏指数为1,是相加作用;红霉素与泰乐菌素对Y-goat的联合药敏指数为1.5,是无关作用;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98的联合药敏试验指数均为0.375,是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刚烷胺对蛋鸡毒副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刚烷胺(amantadine,symmetrel)为对称的三环癸烷,1960年合成。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金刚烷胺对A型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美国于1966年批准金刚烷胺用于流感病毒亚型H2N2引起的流感防治,之后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范围的临床运用。由于具有毒副作用,在1968年H2N2亚型毒株出现时,美国等国家不再提倡将其应用于流感的临床预防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