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丙酸浓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2)在门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则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拟杆菌门、SR1细菌、蓝菌门、柔膜菌门、TM7细菌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而泌乳期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3)在科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而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琥珀酸弧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理研菌科、BS11细菌、RF16细菌、SR1细菌、Gastranaerophilales、克里斯滕森菌科、TM7细菌、RF9细菌和纤维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琥珀酸弧菌科、毛螺菌科和韦荣球菌科则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综上得出,奶牛从围产前期进入到泌乳期,瘤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泌乳期各阶段瘤胃细菌组成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该试验研究、配制了奶牛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和体况相近的原则,将1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奶牛饲喂牧场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d·头)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观察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的抗热应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正试结束时,试验组奶牛的单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预试期相比,对照组奶牛的平均单产降低2.96 kg/(d·头),而试验组平均单产降低1.16 kg/(d·头),比对照组缓降了1.80 kg/(d·头);试验组奶牛的乳蛋白涨幅比对照组高0.13个百分点;正试结束时和停试第10天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缓降0.02。结果提示,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不仅能够有效地缓减牛奶由于热应激导致的单产下降,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乳中干物质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分析计算了藜麦青贮、葫芦籽皮、莜麦草、玉米糖渣、甜菜丝、酒精浆、玉米芯、褐草、浆麦草等9种内蒙古地区非常规饲料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旨为丰富我国内蒙古地区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数据库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进行评价,葫芦籽皮质量最好,莜麦草和甜菜丝次之,浆麦草较差。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可利用率方面进行评价,褐草最好,酒精浆、甜菜丝、藜麦青贮较好,葫芦籽皮和浆麦草最差。从真蛋白质含量结合不可利用氮(PC)以及反刍动物瘤胃利用程度比较,褐草、浆麦草、玉米糖渣的营养价值较高,藜麦青贮、莜麦草和甜菜丝次之,葫芦籽皮和玉米芯较差。研究表明,9种非常规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均有较大差异,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测定,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4.
在1年的时间里,对北方的1个规模化牧场乳房炎病牛连续采集45个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到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无乳链球菌4种乳房炎病原菌,在发病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点,6-10月期间,大肠杆菌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12月至次年4月期间,无乳链球菌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A-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3头健康的3~5岁泌乳黑白花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s经1代纯化后进行三维培养,在三维模式下分别培养3、5、7、9 d,测定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模式培养5 d的BMECsαs1-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培养3、7、9 d(P<0.01);利用三维模式培养5 d的BMECsβ-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培养3、7 d(P<0.01),高于培养9 d,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影响BMECs中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培养时间为5 d。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8.
杂交构树‘中科1号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Zhongke No.1’)属桑科构属落叶灌木,具有生长迅速、产量高、蛋白含量丰富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其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结构复杂,且含有抗营养因子。为了提高构树饲料适口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其中纤维素含量,本试验选用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作为发酵菌种,对半干构树采用正交设计来优化菌种组合、物料组合、含水量、青贮时间等条件,以感官指标、化学指标以及营养指标为判定青贮质量优劣的依据,最终确定最优的构树半干青贮饲料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构树半干青贮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55%、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布氏乳杆菌组合比例4:1:1、糖蜜添加量3%、纤维素酶添加量9×103 U·kg-1、青贮时间60 d。该条件下有氧稳定性为226.33~245.6...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叶黄素对牛乳叶黄素沉积与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泌乳天数、产奶性能和体细胞数相近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处理Ⅲ组和处理Ⅳ组,每组12头。对处理组奶牛每天分别饲喂叶黄素50 g(A试验料)、100 g(A试验料)、100 g(B试验料)、150 g(A试验料)。其中在0、10、20、30、40和50 d检测牛奶中叶黄素、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和干物质含量及泌乳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叶黄素样品A优于样品B。添加150 g/(d·头)(以日采食10 kg精料计)样品A可显著提高奶中叶黄素的含量。建议生产中日粮叶黄素添加量选用150 g/(d·头)为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构树青贮对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重(330±35) kg的奶公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饲分别喂用杂交构树青贮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100%苜蓿干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各组之间奶公牛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日饲料成本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试验2组日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苜蓿干草不影响奶公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功能,并可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