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正猪气喘病(Swine?Enzootic?Pneumonia)又被称为地方流行性肺炎、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冬春换季是猪气喘病高发的季节,这个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如果圈舍内环境比较潮湿寒冷、加之饲养密度大以及突然更换饲料等,都会引起猪群的应激,导致猪只自身免疫力下降诱发该病。饲养管理不合理以及卫生条件比较差的猪场,该病暴发的几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2.
无毛猪具有部分毛囊发育不全的特征,因此又称"稀毛"猪。目前,墨西哥无毛猪作为地方猪品种之一,具有脂肪沉积能力强的显著特征,用于肥胖及其他研究的动物模型,随后学者在丹麦猪、美系大白猪群体中也发现了无毛猪。由于无毛猪具有独特表型,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近年来对无毛猪的研究,主要从无毛猪的形态学特征、无毛性状遗传规律、组织学特性、生产性能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无毛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培育特色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无毛猪这种特殊表型作为动物模型应用于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选取牛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RY (sex region of Y chromosome),根据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应用PCR技术对5头荷斯坦奶牛DNA样品进行扩增,鉴定其性别;并对设计的引物灵敏度进行检测;对已有的公、母各20头荷斯坦奶牛DNA样品进行PCR盲检,获取奶牛高灵敏度特异性引物,用于奶牛性别鉴定。结果表明,4头公牛DNA样品可以扩增出目标条带(66 bp),1头母牛DNA样品无法扩增出条带,阴性对照扩增无条带;最佳引物灵敏度为1.6 pg/μL,可以很好地满足性别鉴定需要。40头个体中,20头个体DNA样品可以扩增出条带,其余20头个体DNA样品无法扩增出条带,检测结果与实际性别对比准确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灵敏度比较好,能够满足奶牛性别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5.
为了研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影响,以《中国猪品种志》、《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以及近年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下的民猪和金华猪近三十年来不同阶段遗传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民猪与金华猪群体规模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体重体尺、育肥性能指标均有上升趋势;繁殖性能等指标变化不太明显。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需求和饲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来品种的引进、猪种的杂交选育以及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导致地方品种猪的规模出现大幅度波动,相应的品种性能也呈现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英系长白猪辅助育种进而提高其繁殖性能,在英系长白猪群(169头)中采用PCR-RFLP技术,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视黄醛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和促卵泡素亚基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 4种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检测,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断奶头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R、RBP4、LEP基因均以A为优势等位基因,FSHβ基因以B为优势等位基因,其中LEP、FSHβ基因多态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而ESR、RBP4基因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1);LEP基因在长白猪母猪中表现为BB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头数分别比AB基因型高1.3219、1.6855、1.1710头(P<0.05);FSHβ基因中AA基因型为不利基因型,BB基因型断奶窝重比AA基因型高5.1129 kg(P<0.05);ESR、RBP4基因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LEP、FSHβ基因可能作为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应用于英系长白猪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
旨在通过分析猪StAR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探究猪StAR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从育种学角度为提高猪繁殖力提供新思路。本研究根据Ensembl数据库已公布的猪StAR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利用在线预测软件对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信息进行分析,以大白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进而构建启动子区不同缺失片段的pGL3-StAR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StAR基因5′侧翼区不含有典型的TATA-box和CpG岛;成功克隆了10个含有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并构建了各片段与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经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大白猪StAR基因5′侧翼区存在着核心启动子,其中-196~+127bp这一区域活性值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缺失片段(P0.01),表明在+127~-196bp的区域内存在重要的正调控因素,外显子1对启动子活性起重要的调控作用。-41~-196bp为核心启动子区域,该区域存在着关键的正调控元件,包含GATA2、GATA4、SP1、ZNF263、Hoxa9、KLF16和ZNF740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本试验通过对StA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双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证实了StAR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具有启动子转录活性。初步确定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找到了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主要调控区域,为进一步研究StAR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系大白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B,BMPR-Ⅰ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采用Hi-SNP中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BMPR-Ⅰ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头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大白猪在BMPR-ⅠB基因746A > G和852G > A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804G > C位点上均表现为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960C > 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中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在英系大白猪中以TT基因型频率较高,在加系大白猪中CT基因型频率较高,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群体在804G > C和960C > 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804G > C位点在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中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 > 0.05)。960C > 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死胎数极显著低于CC基因型1.027头(P < 0.01);英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1.976头(P < 0.05),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2.118头(P < 0.01);加系大白猪中TT基因型产活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0.886头(P < 0.05),死胎数、畸形头数显著低于CC基因型0.707和0.337头(P < 0.05)。960C > T位点中TT基因型可作为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系大白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B,BMPR-Ⅰ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采用Hi-SNP中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BMPR-Ⅰ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头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大白猪在BMPR-ⅠB基因746AG和852GA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804GC位点上均表现为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960C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中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在英系大白猪中以TT基因型频率较高,在加系大白猪中CT基因型频率较高,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群体在804GC和960C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804GC位点在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中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960C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死胎数极显著低于CC基因型1.027头(P0.01);英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1.976头(P0.05),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2.118头(P0.01);加系大白猪中TT基因型产活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0.886头(P0.05),死胎数、畸形头数显著低于CC基因型0.707和0.337头(P0.05)。960CT位点中TT基因型可作为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中国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和分类地位,本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了6个类型共22个中国地方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其多态性,并构建了6个类型猪种线粒体D-loop区单倍型的网络中介图以及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Cytb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6个类型22个猪种中共检测到了144个多态位点,22种单倍型,说明地方猪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地方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中核苷酸变异以转换为主,且Ti/Tv大于转换/颠换比临界值(2.0),变异位点均符合中性突变。6个类型猪种间遗传距离均较小,且有共享单倍型。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6种类型地方猪种主要聚为两个支系。表明线粒体D-loop序列及Cytb基因均可作为研究种内系统发育、起源进化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