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tsZ (Filamentous temperature-sensitive protein Z)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菌和真核生物微管蛋白的同系物,在许多植物和藻类物种中存在,是质体分裂复合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一种藻类植物(红藻)、一种苔藓植物(小立碗藓)、两种单子叶植物(水稻和高粱)、四种双子叶植物(木薯,拟南芥,蓖麻和毛果杨)中共鉴定出21个Fts Zs成员,分析了其蛋白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预测了保守碱基、FtsZs成员的亚细胞定位、蛋白磷酸化位点并且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FtsZs的脂肪系数、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等理化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FtsZ蛋白家族均不具跨膜结构域,也不含有信号肽;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保守基序分析发现,植物FtsZ家族基因在进化上是相对保守的;FtsZs成员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Fts Zs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中。本研究可为FtsZ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簇毛麦6VS导入小麦背景后对品质的影响,利用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和地方品种辉县红构建的一套小麦F8重组近交家系(RIL)群体,通过分子标记结合白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66个包含和94个不包含T6VS·6AL的纯合家系,并分别组成两个亚群体,于2005-2006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河南郑州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各3个重复)进行14个品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3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在群体及其两个亚群体中均符合1∶1分离.方差分析发现,T6VS·6AL亚群体面粉平均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50 mm处抗延阻力均显著高于非T6VS·6AL亚群体,揭示该易位系对这些性状表现正向效应;T6VS·6AL亚群体籽粒平均容重、面粉峰值黏度和面团弱化度显著低于非T6VS·6AL亚群体,揭示该易位系对这些性状具有负向效应,而T6VS·6AL亚群体面粉平均蛋白质含量、干面筋、湿面筋、出粉率、形成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度与非T6VS·6AL亚群体无显著差异,揭示该易位系对这些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簇毛麦6VS导入小麦背景后对品质的影响,利用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和地方品种辉县红构建的一套小麦F8重组近交家系(RIL)群体,通过分子标记结合白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66个包含和94个不包含T6VS·6AL的纯合家系,并分别组成两个亚群体,于2005-2006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河南郑州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各3个重复)进行14个品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3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在群体及其两个亚群体中均符合1∶1分离。方差分析发现,T6VS·6AL亚群体面粉平均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50 mm处抗延阻力均显著高于非T6VS·6AL亚群体,揭示该易位系对这些性状表现正向效应;T6VS·6AL亚群体籽粒平均容重、面粉峰值黏度和面团弱化度显著低于非T6VS·6AL亚群体,揭示该易位系对这些性状具有负向效应,而T6VS·6AL亚群体面粉平均蛋白质含量、干面筋、湿面筋、出粉率、形成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度与非T6VS·6AL亚群体无显著差异,揭示该易位系对这些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我国10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主要栽培品种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在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的能力上因基因型不同而差异显著.以组培苗茎段侧芽或顶芽为外植体,在添加Picloram和2,4-D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2周后,可诱导胚状体的形成.生长素浓度中,2,4-D在6mg/L及Picloram在12mg/L为最佳使用浓度,并且Picloram的效果明显优于2,4-D.NZ188、SC124和SC205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可达到80%以上.诱导的胚状体经循环继代培养可形成次生胚状体.次生胚状体在成熟培养基上经2~3周的光培养可形成绿色子叶的体细胞胚,进而萌发形成再生植株.NZ188及SC8体细胞胚萌发频率最好,可达80%以上.以培养2周的子叶胚切块置于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次生胚状体,诱导频率都在77%以上.子叶胚切块置于器官发生培养基上可诱导芽器官发生,2周后可形成芽原基及不定芽,诱导频率在34.4%到72.2%之间,其中NZ188、NZ199和SC124诱导效果较好.再生培养附加乙烯抑制剂AgNO_3可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芽器官发生的能力,包括再生频率及芽再生的数目,浓度以4 mg/L为宜.从含AgNO_3的培养基上再生的芽有利于进一步生长和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5.
香椿的加工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椿为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其幼芽和嫩叶食用价值很高,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绿色食品。就香椿的采收、加工和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以便充分利用香椿资源,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栽培地区毛竹居群17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研究,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毛竹生物学性状变异的因子有许多,但是起主要作用的有胸径1.3 m以上至枝下高1/3处和2/3处的直径以及胸径壁厚等性状,为毛竹形态学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依据。聚类分析将20个居群分为6类。形态学分析表明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相对丰富的遗传差异,并且存在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现象,为毛竹形态学性状遗传多样性的鉴定与分类研究及种质资源收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秋香  李芳 《防护林科技》2006,(Z1):123-124
1春季树木修剪的原则春季树木修剪的目的是为了树形美观,开花植物花繁叶茂,通过修剪使树冠保持一定形状和大小,使树体结构合理、枝条疏密得当,便于管理。2修剪方法2.1树木短截(又称短剪)只剪去1年生枝条的一部分。2.1.1目的是为了增加枝条,控制枝条长度,扩大树冠,利用剪口芽改变枝条生长方向,使树形更加圆满。2.1.2短截分为轻短剪(剪去枝条的1/5~1/4)、中短剪(剪去枝条的1/3~1/2)、重短剪(剪去枝条的2/3~3/4)和极重短剪。2.1.3注意事项:剪口部位应在预留芽上方1 cm左右,剪口要平滑,截粗枝剪口应涂防腐剂。2.2疏枝(疏剪)指枝条从基部去除的修…  相似文献   
8.
马秋香 《中国林业》2009,(15):38-38
贵德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惟一的农业县,处于黄河岸边,土地肥沃,光热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素有“青海小江南”、“高原瓜果之乡”等美誉。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交相辉映。为使贵德古城变得更加美丽,加快绿化进程,规划好绿化树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毛竹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APD技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8个毛竹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184条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到14条能稳定产生多态标记的引物,共扩增出129个位点,主要集中在400~1 4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有101个,比率高达78.3%,Shannon多态性指数较高平均为0.377.根据POPGENE32软件分析和聚类分析,计算各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I和遗传距离D,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081~0.503,遗传相似性变异范围为0.605~0.923,表明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理上较近的居群多聚在一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说明各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秋香 《防护林科技》2006,(Z1):119-119
整形修剪是沙棘栽培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过去,沙棘大都不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则往往树冠郁闭,枝条紊乱,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导致病虫滋生,树势逐渐衰弱,产量减低,品质下降。修剪的主要作用是:(1)有利于生长和结果,提高产量;(2)修剪可以改善光照条件和防治病虫害。1夏季修剪沙棘树的生长季节,是整形的有利时期。去掉过密枝、重叠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作用,使养分便于积累,促使来年形成更多的结果枝。所以说,冬季修剪能促进生长,夏季修剪能促进结果。1.1摘心生长季节摘去新梢顶端幼嫩部分的措施叫摘心。新梢旺长时期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