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袋鼠花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适应性、种子萌发、组织培养、保鲜、育种及其它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为袋鼠花的引种栽培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概述近年来孢子常规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孢子的常规播种繁殖及简要分析影响孢子繁殖的因素,为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漳州市常色叶彩叶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在园林上的应用概况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漳州市现有常色叶彩叶植物种质资源近百份,归属于33科71种。其中,以灌木、草本类居多;乔木、藤本类较少。在园林上的配置方式主要有孤植、丛植、群植或片植,色块种植和模纹种植等。针对彩叶植物生产及园林应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雪花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插穗的不同部位及叶片处理方法,布置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插穗选取一至二年生的雪花木基部茎段(不带叶)及中部茎段带叶的处理效果较好,其成活率及生根数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5.
郑少缘  范燕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67-19069
简单介绍了植物花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顺式表达元件及在改良花形、花色、花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几个台湾园林花卉原生种和外来驯化种的特征、特性和园林用途,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6-BA,NAA及KT等3个因子对叶底红组培苗增殖系数的影响,同时考查了IBA、NAA和活性炭等3个因子对叶底红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试验均按正交表L9(34)形成三因素、三水平的不同配比。结果表明:适宜叶底红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2mg.L-1+NAA 0.4mg.L-1+KT 0.1mg.L-1,平均增殖系数3.62;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 0.5mg.L-1+活性炭1.0g.L-1。以泥炭土和珍珠岩(2∶1)作为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芦笋茎枯病由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引起,为明确P.asparagi与寄生在其他蔬菜、水果和经济林木等植物上的拟茎点霉不同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分离至福建漳州的P.asparagi菌株及从Gen Bank下载的相关菌株的35条ITS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35个菌株被划分为Ⅰ、Ⅱ和Ⅲ组群;P.asparagi与葡萄拟茎点霉(P.viticola)、叶下朱生拟茎点霉(P.phyllanthicola)、杨桃拟茎点霉(P.averrhoae)、大豆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聚在I组群的A亚群,它们的系统学关系最近;大豆拟茎点霉(P.longicolla)、大豆间座壳菌(Diaporthe sojae)、褐纹拟茎点霉(P.vexans)、光叶子花拟茎点霉(P.glabrae)、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黄瓜间座壳菌(Diaporthe sclerotioides)聚在Ⅱ组群,它们与P.asparagi的系统学关系较远;昏暗拟茎点霉(P.obscurans)单独聚在最远的分支上(Ⅲ组群),其与P.asparagi的系统学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柑橘叶点霉亚洲种Phyllosticta citriasiana Pch-1菌株的培养滤液对琯溪蜜柚叶片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刺伤接种生物测定法,比较分析Pch-1菌株不同处理的培养滤液对寄主叶片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燕麦液体培养基(OLM)、马铃薯蔗糖磷酸氢二钾培养基(PSK)、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LM)以及改良的PDLM较适宜Pch-1菌株的生长,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PSLM)次之,而理查德(Richard)和扎佩克氏(Czapek-dox)液体培养基不适宜Pch-1菌株的生长。Pch-1菌株震荡培养10d、20d和30d的OLM滤液刺伤接种寄主嫩叶上,均可形成类似Pch-1菌株离体接种寄主的棕褐色斑,且80℃水浴处理15min的滤液仍对寄主具有破坏力,表明Pch-1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较耐高温。Pch-1菌株OLM滤液经真空减压浓缩后,获得的浓缩液(40×)对寄主叶片生物活性显著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离纯化鉴定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种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98.9%;16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13条谱带,其中10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9.38%。2种分子标记相比较,I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多态性比率更高。44份野牡丹属种质明显聚为2组,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88,平均相似系数0.75。基于不同引物的条带组合构建了供试的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的ISSR和RAPD指纹图谱,采用这2种指纹图谱可对供试的所有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