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以国家级品种水仙和武夷名丛金锁匙为试材,分析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该肥后茶树芽梢密度各处理组内无显著性差异;百芽重方面,金锁匙试验组和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其他处理未达显著性水平;从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pH、有机质等来看,处理组土壤肥力没有较好变化;从毛茶审评结果来看,施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鉴定评价武夷山茶区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以70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叶片为材料,对其解剖结构及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0份武夷名丛的17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平均变异系数为17.64%;总体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抗病虫性平均隶属函数均值和抗寒性平均得分分别为0.40、0.39、1.28;大多数武夷名丛适制乌龙茶或绿茶,少数适制红茶或红绿茶兼制;平均生产力指数为2648.85,潜在生产力总体较高;基于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70份武夷名丛划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之间除了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表皮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及草酸钙结晶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他解剖结构性状均存在显著甚至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且代表了17个叶片解剖结构指标84.26%的信息;根据主成分及其对应特征值计算各武夷名丛的综合得分,排在前10位的武夷名丛综合性状优良,可在乌龙茶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利用、茶树优良品种选育等方面加以利用。研究结果旨在为武夷山地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园杂草是在当地气候生态条件下生存的非栽培植物,生命力顽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闽北是乌龙茶主产区,茶园杂草种类较多,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杂草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因此,茶园杂草防治是茶园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针对闽北乌龙茶园中常见杂草种类及相应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探...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开展了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30%茶皂素、0.6%苦参碱4种生物农药进行单剂或复混剂共6个处理进行防治闽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单剂或复混剂对闽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药后3 d时,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和30%茶皂素混施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好;药后7 d和14d时,对照生物农药0.6%苦参碱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