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我国13个省(区)的20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茶树各品种花粉的形态特征,在花粉的大小、形状、极面观轮廓、萌发孔类型及外壁纹饰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萌发孔类型来看,滕冲大叶种、崇庆枇杷种和江华苦茶,在茶种演化上属原始类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品种进行分类,並对各品种在茶树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及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于水稻雌雄蕊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各喷1次150~250ppm或150~250ppm R与200ppm M复配诱导水稻雄性不育较理想,其机理:造成单药花粉数小于对照的10%;引起花粉干瘪萎缩,可育花粉率降低至20%以下;障碍雄性器官形态发育而引起花药呈镰刀状及毡绒层表面不见U形体,细胞溶解;诱发性器官雌性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激素对非洲紫罗兰体细胞培养中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洲紫罗兰的离体培养中,以幼嫩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在附加KT0.5~2ppm+NAA0.1~0.5ppm;BA0.5~2ppm+NAA0.1~0.5ppm的MS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大量幼芽。前者是直接诱导根状物继而分化出不定芽,后者却经胚状体再发育成幼芽。分化的幼芽在KT0.05~0.2ppm+NAA0.05~0.2ppm的MS培养基上,能强健生长成具有商品性能的完整植株。 本文还报道了形态发生途径的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