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吉农大115”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115"是以"KM36"为母本、"KM12"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285.1 kg/hm2,比对照"四单19"增产13.6%;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168.1 kg/hm2,比对照"四单19"增产20.4%.该品种于2007年通过国家和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115"果穗长锥型,穗长23 cm,德行数14~16行,子粒橙黄色,百粒重40 g,粗淀粉含量75.08%,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25 d.适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吉林省中熟区、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以及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吉农大56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568"是以"JND364"为母本、"G151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488.3 kg/hm2,比对照"新铁单10"和"登海9号"增产10.5%;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729.7 kg/hm2,比对照"登海9号"增产15.0%.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568"果穗长筒型,穗长20.1 cm,穗行数16,子粒黄色,百粒重41.5 g,单穗粒重249 g,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31 d.适干吉林省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5个不同类型不育系为母本,6个中国高粱恢复系为父本作5×6格子方杂交,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高粱产量因素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进行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高粱的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等性状均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存在着极显著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增效、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雄亲间的分配,穗粒重和千粒重有明显差异,但穗粒数不明显。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为超显性遗传,该3个性状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均可能为显性或隐性,随基因位点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1992~1994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向日葵亲本间数最性状的遗传距离分析在产量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向日葵亲中间距离D2值与F1产量的对照优势间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回归关系,据此模型预测的产量对照优势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高度吻合,可在育种实践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年对15份苦荞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表明,苦荞在吉林省是可以栽培种植的,除阜平苦荞未出苗外,其它材料均可成熟,并选育出适合吉林省栽培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丰产性好的苦荞新品种,为进一步试验和在吉林省推广种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是以自选系"B146"为母本、自选系"JND58"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722.2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927.1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678"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中熟、中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9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935”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7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6%.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 809.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7%.该品种具有耐密性好、丰产性好、客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大935”.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高粱不育系或保持系中同质恢复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认为机械混杂及人为盲目地繁殖、使用不合格的不育系或保持系是“同质恢”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作物生态育种涉及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查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总结早期和近代关于植物体与环境相互送终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生态育种,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对作物生奇谈怪论能种与传统育种与传统育种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义勇  李殿申 《杂粮作物》2005,25(6):353-355
主要介绍了AFLP、RAPD、RFLP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多样性,QTL定位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对玉米种质资源的发现、鉴定、分类整理和开发利用有一定作用,而且能进一步挖掘与玉米高产、优质高抗有关的基因,从而进行基因的定位和标记,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同时运用该技术对玉米抗逆性基因进行精确定位,为这些抗逆基因的克隆、转化及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条件,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