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在脊椎动物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后续研究MAVS跨膜区氨基酸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了MAVS基因C端跨膜结构域缺失突变体(MAVSΔTM)。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MAVSΔTM基因片段,通过无缝克隆技术连接到pcDNA3.0-Flag载体上,后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MAVSΔTM基因成功克隆到pcDNA3.0-Flag载体上,并将重组质粒定名pcDNA3.0-Flag-MAVSΔTM。将重组质粒pcDNA3.0-Flag-MAVSΔTM转染至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细胞中,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cDNA3.0-Flag-MAVSΔTM的表达以及定位情况。结果显示,pcDNA3.0-Flag-MAVSΔTM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均匀分布于细胞中。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MAVS蛋白跨膜区氨基酸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囊膜蛋白(E蛋白)是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的小包膜蛋白,在调控冠状病毒复制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了更有利地研究SARS-CoV-2 E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成功构建了SARS-CoV-2 E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SARS-CoV-2 E基因,并将pCMV-Myc载体进行双酶切。随后,利用同源重组将SARS-CoV-2 E基因连接至pCMV-Myc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发现,SARS-CoV-2 E基因成功克隆至pCMV-Myc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命名为pCMV-Myc-SARS-CoV-2-E。将重组质粒pCMV-Myc-SARS-CoV-2-E转染至HEK-293T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以及定位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MV-Myc-SARS-CoV-2-E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发现重组蛋白主要分布于胞质,少量存在于胞核,为进一步研究SARS-CoV-2 E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