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0篇
  1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结球白菜无菌苗茎尖诱导筛选耐热变异体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优质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es L.ssp.chinensis(L.)Makino]“小叶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平阳霉素处理浓度、时间、外源添加物对供试茎尖存活率以及激素配比对茎尖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阳霉素80mg/L的4h处理可作为适宜诱变处理,添加椰汁有利于茎尖存活;AgNO3 2.0mg/L、BA1.0mg/L、KT2.0mg/L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诱导正常型不定芽和获得较高的诱导率。通过研究,建立了不结球白菜耐热变异体诱导及筛选技术程序,获得了耐热性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大田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以大田生长的双低油菜品系“9841”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影响小孢子培养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始花期前、后一周的主轴花序为起始材料经1-2d4℃低温预处理,B5培养基为提取液游离小孢子培养于含脯氨酸200mg/L、谷氨酰胺800mg/L、蔗糖13%的NLN培养基,32℃热激1d后转入25℃常温静置培养,二周后进行45rpm振荡培养,可提高胚状体的诱导频率及正常植株再生率。  相似文献   
3.
 在大麦花培育种研究中,探讨了具有不同棱型、熟期和生态型的6份大麦栽培品种和由它们相互杂交后产生的30份F#-1的花培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棱型、熟期和生态型的大麦,其花培反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它们的F#-1花培反应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NaCl处理后,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生长和发根数的促进、抑制率为指标,研究了抗、感赤霉病品种对不同NaCl预处理及NaCl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经0.5%NaCl预处理种子后置于1.5%NaCl培养基上和3.0%NaCl预处理种子后置于1.0%NaCl培养基上的发根数受到明显的促进,感病品种则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5406”激抗剂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试管苗一般都要经过长苗培养和生根 培养的两道无菌培养程序,这些都是在无菌人 工光照和恒温条件下完成的,从而生产试管苗的成本高,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合算的。所以,改进试管苗的生产技术,简化方法、降低成本、提高试管苗生产的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进行了简化试管苗培养程序的研究。创立了试管苗水培生根法,这是试管苗生产的一项重大改进。现将主  相似文献   
6.
提高粳稻花药小孢子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田种植的粳稻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基因型、离体穗低温预处理和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D、2,4,5-T与50g/L蔗糖、麦芽糖配合使用、渗透压以及添加0.5mg/LNAA对粳稻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培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敏感性与迟钝型在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数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对离体穗进行5℃8d低温预处理培养效果比5℃4d的好;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5-T和50g/L蔗糖搭配获得了最佳的培养效果.以05P-27和05P-40为供试材料,培养其游离小孢子,获得了大量胚状体和绿苗.  相似文献   
7.
胚分割对大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以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种"沪油12"的小孢子来源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供体植株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定芽再生情况及影响不定芽诱导的一些因素,并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的再生组培苗进行了染色体倍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利用节间茎段进行不定芽诱导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再生植株方式,具有出芽快,遗传特性保持好的特点.茎段具有较强的不定芽分化能力,而叶柄和叶片难以诱导分化出芽.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植株茎段高频不定芽再生系统.通过对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根尖染色体数目的观察,确定了一批小孢子来源的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9.
10.
细胞全能性学说的提出及其在动植物上的证明,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杰出成果.克隆技术已在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动物乃至人类上的应用也已展开.研究快繁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和对生长逆境的适应性,将会有助于对整个植物乃至动物克隆后代的抗逆性及遗传稳定性评估,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蚕豆染色体大而数量少,细胞分生组织增殖周期短,大部分时间是对诱变剂的敏感时期,易产生微核及染色体畸变,因而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及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