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252篇
基础科学   230篇
  162篇
综合类   1524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635篇
园艺   272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抚郡农产考略》是清末江西有代表性的农学著作,不仅保存有抚州地区大量农产种类、栽培与加工技术等资料,还包含了大量的商品经济信息。作者何刚德已经认识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对生产有束缚作用,他在记载各类农产品时,提出“价值”的概念且用货币价格对其衡量,并深入揭示了农产品上市时间、供求、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进而寻求增值之道。何氏提倡多种经营,大力种植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发挥柑橘、甘蔗等名优特产优势,促进农业的商品化生产。他还建议通过深加工的方式获取更高利润,并对未能引进西方的先进加工技术而感到惋惜。《抚郡农产考略》体现了中国近代官僚知识分子对农业经济转型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大区对比法,在不同地点研究旋耕深度对滨海盐渍土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重、穗数和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耕深9 cm和12 cm间差异不显著,只有当深度达到15 cm时,各性状才呈现显著增加;旋耕深度对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旋耕深度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在2个地点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相同的旋耕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舟曲和关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病害主要有枝叶、枝梢和根系等3种类型7种病害,害虫主要有针叶、枝梢和蛀干等3种类型5种害虫,从种苗检疫、适地适树、树种配置、森林抚育等方面分析出了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和引起的原因。2)根据华北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类型,提出了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营林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为材料,使幼苗分别在地上竞争(有地上竞争和无地上竞争)和光照条件(强光照和弱光照)下生长,监测地上茎长、平均茎节长度随植株生长的变化,并在收获时测量各部分生物量以及产生分枝数目。结果表明,有地上竞争相比无地上竞争,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弱光照处理相比强光照处理,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分枝数目更少,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以地上茎长为参考指标计算竞争强度,弱光下地上竞争的竞争强度是强光下的2倍;从生物量分配上看,ANOVA分析显示光照条件和竞争效应并无显著交互作用。此外,地上茎长度随时间而增加的同时,平均茎节长度却随时间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8.
那坡杉分布在我区那坡县至德保县范围内,长期的系统发育与环境的互作,形成了具有独特生态特征的地理种源。经过广西地理种源试验,被确认为我区优良种源之一,其优良特性的适生区分布在桂西北、桂西、桂西南和桂南的适杉地带。全国地理种源试验,那坡杉在湖北省和安徽省都显示出了优良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甘蔗F1代高糖无性系的选择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