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柳(Salix gordejevii)是北方沙区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其利用方式单一,主要以制作机械沙障和柳编为主,发展新型沙产业是合理利用黄柳植物资源的有效途径。文中针对内蒙古沙区黄柳平茬资源利用率低的现实问题,选择不同比例黄柳木屑(92%、87%、82%、77%、62%)与麦麸混合完全替代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木屑栽培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研究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猴头菇菌丝生长、子实体表观性状、产量、效益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常用配方蒙古栎木屑栽培的猴头菇为对照组,探究黄柳平茬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H3(黄柳木屑82%,麦麸15%,玉米粉1%,黄豆粉1%,石膏1%,培养料含水量60%-65%)栽培的猴头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表现良好,产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袋均利润最高为2.228元,高于对照组的2.155元,表明以黄柳木屑完全替代常用木屑栽培猴头菇可以降低栽培成本,增加栽培收益,同时做到平茬资源的合理化利用。H3栽培的猴头菇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整体高于对照组。结合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综合考虑,栽培猴头菇最佳黄...  相似文献   
2.
黄土区土质道路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土质路面草本植被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采用室内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裸露路和植物路的产流产沙过程及径流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裸露路,不同覆盖度植物路总径流量降低幅度为3.94%~ 25.10%,总泥沙量降低幅度为9.65%~45.69%;在大致相同放水量条件下,植物路的土壤侵蚀速率、径流流速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均低于裸露路;植物路的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分别是裸露路的2.62~9.00倍和1.74~ 3.53倍;植物路通过降低径流流速、减小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和增大路面粗糙度及径流阻力起到减轻道路侵蚀的作用。该文为广大土质山坡道路侵蚀防治和植物路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区土质裸露路面冲刷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质道路是当前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主要道路,也是发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在野外调查研究定位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室内人工降雨与人工放水冲刷组合模拟试验的方法进行实验模拟,对该地区土质道路硬地面次降雨侵蚀产流、产沙、侵蚀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该地区土质道路侵蚀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峰水保站1964-1980年径流小区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次暴雨侵蚀模数与径流深之间以幂函数相关为最好(g=aH^b)。笔以单位面积、单位径流深的冲刷量均值做为描述土壤抗冲性的指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武王东试验区土壤抗冲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是造成河流、水库淤积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每年丧失大量肥沃表土,导致土壤退化和农业减产。其危害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由于土壤侵蚀,全世界每年丧失可耕地500—700万公顷,到本世纪末还可能上升到1,0005万公顷。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每一寸土地,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世界性国土整治的共同目标。美国、苏联等一些国家对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很重视,有关保持水土的耕作措施,诸如等高耕种、草田轮作、地面覆盖、免耕法等,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确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地为优质苹果生产地带 ,建立起沟坡道路防蚀体系 ,春栽改秋栽 ,量化施肥、灌水、修剪 ,生态防治病虫害 ,加强优果生产和采后处理等是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地带优质苹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赣县油茶低产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该县的工作实践,从清理林地、垦复深挖、密度调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坡地开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不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采矿、取石等,都是加剧土壤侵蚀,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长尾河流域位于延河支流杏子河下游的右岸,为杏子河的最大支流。它发源于志丹县杏河公社高原峁附近,由西向东于王窑公社高沟口汇入杏子河。全长32.88公里。海拔由1,093—1,643米。流域面积247.65平方公里,沟谷面积占50.54%。沟谷内土地可利用面积为0.1%。流域中60—80%植被覆盖率占总面积的3.32%,40—60%植被覆盖率占总面积的37.02%,20—40%植被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