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生产中用到的两个金耳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菌丝、子实体生长状况进行对比,挑选出更适宜大规模生产的金耳品种,并探究麦麸在金耳有效原种制备中的必要性。研究结果显示,金耳1号菌丝较金耳2号更粗壮,长势更好,菌丝满瓶速度更快,子实体形态更好,更适合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品种进行推广,且添加麦麸的配方更适合金耳1号原种生长。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沙地人工黄柳林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科尔沁沙地人工黄柳林的生存现状和生长动态规律,分析不同预留盖度和留茬高度的平茬处理后黄柳和林间草本植被的恢复情况及其防风固沙效益,结果表明:1)平茬对黄柳及其林间草本的生长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在平茬后的第一年内和现有的4个预留盖度下,不同预留盖度对黄柳生长无显著影响;留茬高度以0cm(齐地刈割)为佳;3)综合风速和风蚀量的测定分析发现,在全面围封、林间草本较好的情况下,留茬盖度在10%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沙地人工灌木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黄柳是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固沙先锋植物。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境内黄柳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用13个引物对4个种群的36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53个位点,其中有128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PPB)达83.66%,种群内的多态位点百分比变化范围为88.24%-96.08%,说明黄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分化系数(Gst=13.79%)表明黄柳的遗传变异主要以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为主(86.21%),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大(Nm=3.13)。对黄柳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做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3,P<0.01)。黄柳的繁育方式和种群间频繁的基因流等因素可能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应就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黄柳的遗传资源,以维持其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长季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柳是我国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沙丘上广泛分布的多年生灌木,是极佳的固沙树种.通过利用氢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了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长季茎干水与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氢同位素比率δD值,并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计算了黄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在5月黄柳80%以上利用120 ~ 160 cm土壤水和地下水;6月主要吸收0~40 cm土壤水;7月主要吸收120~160 cm土壤水;8月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利用率为82%.这表明生长在不同季节的黄柳对于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有特定的适应结果,同时也说明荒漠灌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朝着最优的方向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谢道同 《广西植保》2003,16(2):15-17
食用菌侵染性病害 (杂菌污染 )分为竞争性病害和寄生性病害。竞争性病害是污染的杂菌与食用菌争夺营养物质和水份 ,抑制食用菌生长 ,甚至布满整个培养料 ,有的分泌毒素杀死食用菌菌丝 ,但通常不直接寄生为害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寄生性病害则寄生于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 ,造成为害。  蘑菇是生料开放式栽培 ,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有数十种之多 ,其中在广西发生普遍而又危害特别严重的真菌侵染性病害 ,有木霉、胡桃肉状霉、白色石膏霉、小菌核病及褐腐病等。1 木霉 又叫 :“绿霉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科的木霉属 ( Trichoderma) ,常见的是绿色…  相似文献   

6.
巴氏新小绥螨是一种商业化生产的捕食螨品种,可用腐食酪螨作为替代猎物生产。为研究替代猎物饲料的营养经由猎物传递后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本文以麦麸和麦麸加酵母(麦麸:酵母=10:3)2种基础饲料饲养腐食酪螨,并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比较了以两者(腐食酪螨A:以麦麸饲养的腐食酪螨;腐食酪螨B:以麦麸加酵母饲养的腐食酪螨)饲喂的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个体大小及其对朱砂叶螨幼螨与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利用腐食酪螨A与B饲养的巴氏新小绥螨个体大小无显著差异,背板长度约为368μm,宽度约为200μm。其对朱砂叶螨幼螨及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模型,但饲喂腐食酪螨B的巴氏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幼螨及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能力(a'/Th值)分别由262.537、9.731显著提高到279.726、12.483,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提高2.48%、7.22%。  相似文献   

7.
风沙土区黄柳根系及其碳储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敖汉旗风沙土区15 a、25 a和35 a林龄的黄柳(Salix gordejevii)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个样地,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测定不同土层、土段的根系生物量、含碳率,计算根系碳储量,分析不同林龄黄柳根系及根系碳储量分布特征变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黄柳根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主要分布在0~100cm土层,均占根系总量的80%以上;15 a、25 a和35 a生黄柳根系总生物量分别为516.50、4 448.60 g·株~(-1)和7 257.7 g·株~(-1),随着林龄的增加,黄柳根系生物量呈增长趋势。根系碳储量分布特征呈梭形,15 a、25 a和35 a生黄柳根系总生物量分别为30.81、158.56 g·株~(-1)和229.9 g·株~(-1);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是近年来成功驯化栽培的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菌类,近年来随着其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作者在北京某卵孢小奥德蘑种植基地发现疑似蛛网病,为明确其病原菌,对发病子实体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并综合其形态学特征、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的结果,将卵孢小奥德蘑蛛网病病原菌鉴定为金黄菌寄生Hypomyces aurantius(无性阶段为异形枝葡霉Cladobotryum varium)。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源为木屑,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适pH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孢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为8,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碳源为木屑;孢子萌发的最适营养液为0.2%葡萄糖溶液,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卵孢小奥德蘑蛛网病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浑善达克沙地3种灌木生物量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生物量模型是目前预测灌木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浑善达克沙地3种灌木作为研究对象,每种灌木各取70个样本,实测其生物量。依据株高(H)和基径(D)的复合因子D~2H作为自变量,以实测生物量(W)为因变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判别系数R2和估计值标准误差SEE筛选出最佳的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庄绣线菊灌木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1.772(D~2H)0.757;虎榛子灌木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12.004+1.006(D~2H)-0.014(D~2H)2+0.001(D~2H)3;黄柳灌木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16.359-0.009(D~2H)+0.001(D~2H)2-7.415E-07(D~2H)3。经验证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率在72.08~88.72%,其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保障沙区湖泊(水库)安全对构建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可持续水系统具有积极意义。根据灾害系统理论,分析沙区湖泊风沙灾害系统结构与功能体系,构建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归纳出局地致灾因子(植被)-湖泊位置距离模式,提出综合评价模型。对内蒙古沙区湖泊风沙灾害危险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全湖泊占7.3%,轻度危险占22.5%,中度危险占24.7%,重度危险占25.4%,强度危险占9.1%,极度危险占11%,湖泊安全形势严峻。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湖泊风沙灾害的"工程治理圈-围封繁育圈-自然恢复圈"结构的"三圈"模式与安全对策。该研究可为我国北方沙区湖泊风沙灾害防治与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戊唑醇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形态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苹果树腐烂病防控常用药剂戊唑醇的杀菌机理,本研究通过显微技术观察了戊唑醇对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孢子萌发、菌丝形态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戊唑醇能够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但不影响孢子的膨大,主要是抑制其芽管的伸长,使芽管畸形、增粗、分枝增多等,从而不能正常侵入寄主。经戊唑醇处理后,病原菌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菌丝顶端膨大、分枝增多,菌丝增粗等;细胞隔膜增多且不规则增厚,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线粒体增多、膜增厚或不规则缢缩,细胞核增多、核仁弥散,细胞液泡化严重,形成空腔,原生质外渗,细胞最终坏死等。同时,在已坏死的菌丝内可发现子菌丝,且子菌丝也表现出异常现象,如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线粒体数量增多及细胞质坏死等。研究表明,戊唑醇不仅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并可导致芽管和菌丝细胞畸形,从而显著抑制病菌的成功侵染。该结果可为采用戊唑醇淋刷树干进行病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4种杀虫剂对6种不同菇类菌丝生长抑制影响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虫剂和同一杀虫剂不同处理浓度对3种香菇、3种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皿内安全性实验表明,除虫脲对香菇、平菇抑制作用最小,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在香菇、平菇中可以拌料的方式(有效成分浓度<0.75g/L)使用.阿维菌素在较高浓度下对香菇、平菇生长抑制均较大,在使用时应慎用或严格控制其使用浓度.吡丙醚可在香菇上安全使用(有效成分浓度<0.5g/L),高效氯氰菊酯可在平菇上安全使用(有效成分浓度<1.33g/L).喷雾实验表明,喷雾处理对平菇的致畸率较高,因此,平菇的害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将药剂用于拌料或菌丝生长早期阶段处理菌袋或菌床,切勿在子实体萌发后进行喷雾处理.杀虫剂还能对食用菌的菌丝形态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菌落边缘变得不整齐,菌丝变密、变粗,菌落色泽变洁白.从安全性角度考虑,除虫脲是菇类栽培中最理想的杀虫剂,不建议使用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点观测及调查等方法对沙区土壤沙化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区有沙漠化土地210 496 hm2,占沙区总面积(540 950 hm2)的38.91%,沙漠化平均每年沙线从西北向东推进0.54 km。特定的地质构造和毛乌素沙地为沙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及外部来源,干旱多风、风蚀水侵等自然灾害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当地农业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治土壤沙化的对策:治沙先种草,草灌结合;建立草—灌—乔“山型”体系和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沙线南移;在荒芜的沙地大量种植耐牧的灌木,沙打旺等牧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沙区人民的防沙、治沙意识;通过人大立法,迅速制止无限度的垦荒;放宽政策,鼓励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促进沙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2~2004年,三明市泰宁县朱口、梅口、丰岩、音山等村农民种植的灵芝连续大面积受到木霉病的为害,损失干灵芝8~10t,损失金额20万元左右,个别农户朵芝无收。对此,笔者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1为害症状灵芝木霉病(Trichodermasp.)发生在栽培灵芝覆土内的段木中,可局部发生或迅速蔓延为害整个大田栽培芝床。受害的灵芝段木树皮剥脱,菌丝逐渐变黄后消亡;灵芝幼蕾受害后停止生长,成“蜡烛”状,表皮发干、粗糙,内部腐烂;即将弹射孢子和快成熟的灵芝子实体受害后,菌盖颜色变化不大,但菌褶由金黄色逐渐褪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相似文献   

15.
由Pilidium 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是在草莓Fragaria×ananassa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病原菌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慢,产孢量低。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对P.lythri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筛选适合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的培养基,本文比较了10种培养基对P.lythri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SPDA(添加1.2%草莓果汁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可以促进P.lythri菌丝生长;CA(胡萝卜琼脂)培养基、V8培养基和TPDA(胰蛋白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则可以促进P.lythri大量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6.
木霉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00,自引:2,他引:100  
 分别在体外及温室测定了筛选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2)和Tricho-derma sp.(NF9)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体外测定表明,木霉菌株T82和NF9对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刺腐霉P.spinosum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在对崎培养中的拮抗系数分别为2或2~3和2。温室测定表明,用0、6%(W/W)T82麸皮培养物(107cfu/g)处理土壤。在人工接种白绢病菌,立枯丝核菌及瓜果腐霉20天后,黄瓜发病率分别比未用木霉处理的对照减少46、5%,28.4%和81。2%;用T82和NF9木霉孢子悬浮液(108cfu/ml)处理黄瓜种子,人工接种白绢病菌11天后,黄瓜成苗率分别比未用木霉处理的对照增加14%的20%。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木霉T82对白绢病菌菌丝和菌核的重寄生以及木霉T82和NF9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缠绕。穿入及寄生。作者认为重寄生可能是试验木霉菌株T82和NF9对白绢病菌和立枯丝核菌的主要拮抗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原生地沙米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不同原生地设置样方开展物候期调查、形态学观察、种子营养成分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个省、自治区的17个自然居群沙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如下结果:不同原生地沙米的物候期、器官形态和种子营养成分含量有差异,其中甘肃民勤地区的沙米株高达20~135 cm,种子千粒重达1.59 g,淀粉含量达307.46 mg·g-1、蛋白质含量达103.36 mg·g-1、粗脂肪含量达54.90 mg·g-1,均优于甘肃武威、宁夏银川市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沙米;3个省、自治区的17份自然居群的沙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到76个条带,其中有3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1.3%;利用NTSYSpc (Version 2.10e)软件计算出17份沙米种质资源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28~0.71之间。以0.58作为相似性系数分界点,将17份沙米资源聚为3类,其中宁夏滨河新区的资源聚为一类,内蒙古阿拉善地区9号资源和其他地区的15份资源均来自腾格里沙漠腹地,各聚为一类。研究表明供试沙米资源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种子营养成分及遗传多样性均与原生地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选用阿维菌素1.8%乳油等7种杀虫剂进行防治蘑菇瘿蚊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d,阿维菌素1.8%乳油0.67mL/L 灭幼脲20%悬浮剂0.5mL/L,防效高达97.92%,持效期14d以上,对菌丝和子实体安全;其次是阿维菌素1.8%乳油0.67mL/L 联苯菊酯25克/升乳油0.2 mL/L混配剂和选用阿维菌素1.8%乳油1.0mL/L单剂,防效分别为93.13%、92.93%,持效期在7d,对菌丝和子实体也安全;藜芦碱0.5%可溶液剂0.4mL/L、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1.67g/L、氟虫腈5%悬浮剂0.53mL/L等3种单剂的防效分别为86.77%、87.84%、85.59%,持效期3~7d左右,对蘑菇安全;联苯菊酯2.5%乳油0.8mL/L的防效为85.33%,持效期7d,对菌丝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齐兴柱    杨腊英    郭立佳    黄俊生   《植物病理学报》2013,43(6):596-605
 为了探究AP1转录因子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是否参与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过程,借助尖孢镰刀菌Fo5176菌株(GenBank序列号:AFQF01001482.1)全基因组序列,通过PCR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Foc4中AP1转录因子的基因组DNA和cDNA编码序列.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AP1基因敲除转化子。利用qRT-PCR分析AP1可能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利用灌根法(直接在根部浇菌)检测了AP1缺失突变体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Foc4的AP1转录因子cDNA编码序列长1770bp,编码63.9kDa(589aa)蛋白,是一个典型的bZIP型转录因子,命名为FoAP1;FoAP1缺失突变体的气生菌丝大量减少,菌丝的入侵生长受到严重限制。对外源氧化胁迫不敏感,但致病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前茬(冬油菜茬、冬小麦茬)与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20,120 kg·hm~(-2);N240,240 kg·hm~(-2))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夏玉米产量,与不施氮比较,冬油菜茬和冬小麦茬分别增产9.76%~24.88%和12.56%~22.50%,且冬油菜茬的产量高于冬小麦茬6.40%~11.05%。同一茬口不同处理间夏玉米田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为N_(240)N_(120)N_0,N_0、N_(120)和N_(240)处理下冬油菜茬土壤TOC含量分别高于冬小麦茬1.07~1.70、1.07~1.93 g·kg~(~(-1))和0.77~1.60 g·kg~(~(-1))。两种前茬下,夏玉米出苗至成熟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O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冬油菜茬土壤EOOC和POC含量分别高于冬小麦茬0.09~4.91 mg·kg~(~(-1))和0.05~0.27 g·kg~(~(-1))。施氮对土壤EOOC和POC的贡献率分别为0.34%~3.45%和10.14%~51.41%。综上分析,施氮有利于增加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并能促进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在本试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复播夏玉米以冬油菜茬为优,且施氮量以2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