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大钟岭水库氮磷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大钟岭水库进行为期1年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调查,发现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冬季营养盐浓度为全年最高,夏季受降雨影响为全年营养盐浓度最低;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浮游植物的首要限制性因子;总氮和叶绿素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绿素浓度和透明度有很强的负相关性;总磷、总氮含量受季节影响比较大,叶绿素浓度由于受营养盐浓度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鱼类群落结构影响着湖泊的水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分析了鱼类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富营养化控制的鱼类群落管理对策,即通过放养滤食性、肉食性鱼类以及减少食浮游动物和杂食性鱼类等方式,对湖泊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3.
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大型水生植物对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和浮叶植物荇菜、菱等5种水生植物对水体的总氮、总磷、硝态氮和正磷酸盐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在60%以上,且以马来眼子菜和苦草的效果最好,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省惠州西湖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惠州西湖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系统的自净能力低、几乎没有大型水生植被,加之湖水浅、沉积物颗粒细以及大量的鱼类活动。造成水体中营养盐和总悬浮物浓度高、透明度低。内外源污染共存是惠州西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惠州西湖要实现水环境的根本好转,不仅要削减外源污染,还需进行生态系统修复。  相似文献   
5.
甘蔗糖业是海南省儋州市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橡胶、甘蔗、水泥)之一。考察了本市近十几年来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历程,肯定了甘蔗糖业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产量低、加工业规模小、综合利用能力差。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稳定现有2万hm^2的面积,推广并合理搭配良种,采用高产综合栽培措施,鼓励规模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拓宽综合利用门路。  相似文献   
6.
基质条件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实验,对不同基质条件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营养盐较丰富的湖泥中,苦草的生物量、分株数量和匍匐茎总长度等指标显著大于粘土和沙土,也显著大于营养盐和有机质更高的河泥;(2)沙土中生长的苦草根系纤细,根系直径显著小于其他3种基质类型上的苦草;(3)河泥和沙土上生长的苦草叶绿素含量显著地低于湖泥和粘土上的苦草.因此,基质条件对苦草的生长和形态有较大的影响,苦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肥沃的基质条件,但当N、P、有机质含量过高时,苦草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人工附着基对养殖水体磷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养殖污染水体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在大镜山水库设置6个围隔,设2个处理(①对照组:只放养罗非鱼:②处理组:在放养罗非鱼的围隔中均匀垂挂9块人工附着基。),每处理3个围隔,围隔固定后取第1次水样,以后每隔20d取1次样,24h内测水样中的磷浓度和悬浮物含量,叶绿素a含量。[结果]放养罗非鱼后,对照组总磷、颗粒态磷浓度迅速升高,并分别稳定在0.156、0.101mg/L,处理组总磷、颗粒态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067、0.023mg/L;对照组悬浮物平均浓度为10.74mg/L,而处理组悬浮物浓度从开始的8.13mg/L下降到1.45mg/L;对照组和处理组叶绿素a平均浓度分别为44.87、8.83μg/L;2组溶解性总磷和反应磷浓度差异不显著。[结论]人工附着基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磷。  相似文献   
8.
甘蔗糖业是海南省儋州市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橡胶、甘蔗、水泥)之一。考察了本市近十几年来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历程,肯定了甘蔗糖业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产量低、加工业规模小、综合利用能力差。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稳定现有2万hm2的面积,推广并合理搭配良种,采用高产综合栽培措施,鼓励规模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拓宽综合利用门路。  相似文献   
9.
刺激割制下橡胶园养分状况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3年8~9月在西双版纳胶园采集土壤样品218份,橡胶树叶片样本107份,调查了刺激割胶制度实施5 a后的胶园养分状况及其与胶树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激割制实行5 a后西双版纳胶园除土壤有机质、全氮、叶片氮含量下降外,总体来说其他养分状况均有所改善.胶园养分状况的好转与刺激割制推行过程中各农场采用营养诊断施肥等措施有关.缺氮是西双版纳垦区胶园的普遍现象,已成为该区胶树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建议增施氮肥;但也有个别农场缺磷(东风农场)、缺镁(景洪农场)的现象.胶树产量与叶片N含量、胶园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含量成正相关,与叶片K,Ca,Mg,P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惠州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惠州市6个样点的农业土壤剖面样品的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土壤剖面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0.25~64.16tμg·kg-1.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沿土壤剖面总的垂直变化趋势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各组分在不同土壤深度具体变化特征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HCHs峰值多出现在土壤亚表层,含量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DDTs在土壤深层的残留量远低于表层.从HCHs和DDTs的异构组成来看,DDTs残留主要是过去施用的残留物,HCHs可能与土壤新的林丹输入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