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连栽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 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 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连栽幼龄林、中龄林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连栽后,无论是幼龄林还是中龄林,林地土壤密度趋于下降,土壤总孔隙度和含水率则呈上升趋势,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且中龄林20~40 cm层土壤密度和总孔隙度在1、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连栽后,林地土壤全K、全Mg及pH值趋于下降,而有机质、全N、全P、全Ca及速效N、P、K养分均呈上升趋势,且幼龄林0~20 cm层土壤有效P含量以及土壤pH值、中龄林0~20 cm层土壤水解N含量以及土壤全N、有效P、速效K、全K含量在1、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连栽后,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全Fe、Al、Cu、Zn、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Mn含量在1、2代幼龄林和中龄林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年马尾松中龄林施肥试验观测资料表明,平衡施肥效果优于施单种肥料,施肥8年后最佳处理12(N2P2K)树高、胸径、蓄积比对照分别高11.5%、15.6%、13.0%。肥效有一定时效性,肥效显著时可掩盖林地本身质量对林木生长影响,但后期肥效减弱时立地条件仍是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磷肥有利于马尾松菌根菌硬皮豆马勃菌繁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格木不同天然种源家系苗的生长差异,选出相对速生的优良种源,本研究对8个格木天然林种源、110个家系1年生的苗高和地径等生长量指标进行测量,结合各家系的种子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格木苗期生长量差异显著,具备种源选择的基础;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内,具备从优良种源内选择优良家系的基础;苗期生长量与种子大小、种子厚和千粒重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粒、饱满种子可作为优良种源和家系选择的初选参考指标。初步选出浦北、北流种源作为格木优良种源。本研究为格木速生种源及家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与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造林模式的优劣,以单株形质指标、胸径分布、生长量、蓄积量、虫害和林下植被为指标,对25年生西南桦与红椎异龄混交林及13年生西南桦与红椎同龄混交林和相应的西南桦纯林的林分结构、生长量及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有利于西南桦干形塑造,提高西南桦生长量及单位面积总蓄积量,减少西南桦的感虫率及单株的虫孔密度,避免恶性杂草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马尾松针叶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施肥后马尾松针叶的养分状况,研究了施肥对针叶营养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拖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均能显著提高针叶含N量,提高针叶含K量则以施用过磷酸钙再配合施尿素或氯化钾作用最大,而针叶P、Ca、Mg含量则要施用过磷酸钙达5760kg/hm2以上才会有显著的提高;施肥对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表现为N、P、K、Mg、Ca均达到O.05以上水平差异,而其中K、Mg持续3年内均有显著差异,N、P、Ca则仅只1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广西马尾松低成本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7年生不同造林方式的幼林生长状况分析可知,5种植造林方式幼林生长差异显著,“炼山+人工铲草”造林方式效果最好,使用除草剂会抑制苗木生长,不炼山同样因杂草繁茂抑制苗木生长,7年生时最佳处理C比最差处理E的胸径、树高、蓄积、保存率分别高37.9%、30.0%、301.5%、82.5%。不同造成林方式对杂灌木生长影响不一样。造林当年除草保苗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13a的观测资料表明,在红壤地区施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施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最佳处理组合为N1P3K2,即每公顷施N、P、K分别为0、240、65kg.其中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12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P1水平分别高6.1%、15.0%、12.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施肥不会促进马尾松中龄林在空间层次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 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1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一、二代)、不同发育阶段(8、15、20年)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一、二代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分单株材积生长过程及林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栽后,一、二代幼龄、中龄林分平均木单株材积平均生长和连年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总体表现为二代要好于一代,马尾松连栽并未导致林分平均木单株材积生长出现下降趋势,一、二代林分株数百分比径阶分布随林龄不同而不同,同代林分林木株数百分比径阶分布在不同林龄阶段也不同,连栽并未影响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光皮桦为我国南方桦木科优良乡土速生树种,适应性强,用途广。实生苗造林6年生平均树高可达8.8m,胸径可达9.2cm,早期速生,适合培育大中径材。现南方正大力推广种植,经济效益极佳,但良种选育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优良无性系造林的良好途径,为此,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组培室的科技人员经过近2年的探索,已成功解决光皮桦组培快繁的技术难题,现报道如下:1.用超级苗的苗芽和大龄优树芽两种外植体消毒接种均获成功。2.通过多因子综合试验,调查MS培养基及其它培养基辅助试验,探索出增殖效果稳定的培养基。对接种的外植体采取调整光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