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对300日龄的旧院黑鸡JY纯系和旧院黑鸡JY×(绿壳蛋鸡×芦花鸡)LL杂交后代母鸡JLL进行外貌特征和肉用性能比较,并分析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肤色与肉色的关系,建立屠宰性能和肉色的最佳回归方程,以期进一步开发旧院黑鸡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JLL与JY的冠、羽、胫、皮肤均为乌色,但JY为豆冠,JLL为单冠。JY和JLL的活体质量均达1 800g以上,屠宰率分别为89.17%和93.30%,全净膛率分别为59.12%和63.41%。JLL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冠高、胸肌质量、皮脂厚、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均高于JY,肤色L*值,胸肌和腿肌的L*值和a*值均低于JY,而腿肌肉色b*值则高于JY。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高等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显著相关,肤色L*值、a*值与肉色显著相关。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与相关体尺性状(胫围、胫长、体斜长)的回归方程R2值高于0.45,而肤色L*值与肉色(胸肌L*值、腿肌L*值、腿肌b*值)回归方程的R20.5。说明JLL具有理想的外貌特征和比JY更佳的肉用性能;胫围、胫长、体斜长和肤色L*值可作为肉用性能的评估指标,成功构建以体尺评估屠宰性能、肤色评估肉色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藏鸡和彭县黄鸡的早期长发育规律和蛋品质状况,各选取160枚种蛋进行孵化,出雏后分别选择5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生长发育观察和蛋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彭县黄鸡各周龄体重均显著高于藏鸡(P0.05),雏鸡增重高峰期出现在3周龄以前;第2、3、10周龄时,彭县黄鸡日增重显著高于藏鸡(P0.05),第2、3周龄彭县黄鸡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藏鸡(P0.05),4周龄时藏鸡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彭县黄鸡(P0.05),其他周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彭县黄鸡的蛋重、蛋黄颜色、哈氏单位显著高于藏鸡(P0.05),藏鸡壳色、蛋壳强度、蛋黄质量和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彭县黄鸡(P0.05)。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涝问题,更好地储蓄洪水,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建设提供支撑。本文以柳州市柳北区跃进路39中前绿地的园林景观建设为例,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验测定四川泸州黄羽山地乌骨鸡群体的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为其保种和选育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黄羽山地乌骨鸡及青脚麻鸡1日龄雏鸡各300只,分别饲养至150日龄和75日龄。随机选择150日龄黄羽山地乌骨鸡,75日龄青脚麻鸡,公、母鸡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两群体均处于正常的上市日龄);采用水解法测定胸肌内氨基酸,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黄羽山地乌骨鸡公、母鸡150日龄体重分别为2.32 kg和1.74 kg,青脚麻公、母鸡75日龄体重分别为2.59 kg和2.11 kg。黄羽山地乌骨鸡公、母鸡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0.05);公鸡的腿肌率以及母鸡的胸肌率均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0.05);黄羽山地乌骨鸡的皮脂厚显著低于青脚麻鸡(P0.05);黄羽乌骨鸡与青脚麻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黄羽山地乌骨鸡公鸡胸肌的红度值a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0.05);肌内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Thr、Met、Ile、Leu、Phe)及鲜味氨基酸(Glu、Asp、Arg、Gly)含量均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5)。【结论】在接近上市的体重下,黄羽乌骨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均优于青脚麻鸡。  相似文献   
5.
探究本交笼养模式下活动空间与母鸡群体对肉种公鸡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本交笼养种鸡的繁殖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大恒肉鸡S07系种鸡为研究对象,从10周龄开始,试验组公鸡采用本交笼养,对照组公鸡采用单笼和大方笼养。在育成期至性成熟高峰期10~30周龄时,进行3组公鸡的相对睾丸质量测定、睾丸HE染色、生精小管面积统计及血浆主要生殖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周龄的增加,各组公鸡的睾丸质量,血浆T、FSH、LH激素含量增加,并在30周龄时增至最大值,而血浆E2含量逐渐降低,在30周龄达到最低值;10周龄时各组公鸡的生精小管呈封闭状,15周龄时各组公鸡生精小管开始出现管腔,并开始有精子生成;在30周龄时,本交笼组公鸡的相对睾丸质量,生精小管面积,血浆T、FSH、LH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笼组和大方笼组,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本交笼组公鸡的血浆E2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单笼组和大方笼组,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性成熟高峰期时,本交笼养公鸡的睾丸发育优于单笼养公鸡,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与本交笼内母鸡群体效应导致的公鸡生殖激素含量差异有关,而本交笼内活动空间对公鸡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