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扦插于珍珠岩中的马铃薯品种"东农303"顶芽苗不定根生成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显示:扦插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马铃薯不定根属于诱导型生根;大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和临近薄壁细胞区域,极少数起源于皮层薄壁细胞区域。马铃薯扦插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临近薄壁细胞分裂出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脱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根原基;(3)根原基分别向轴心、远离轴心方向分裂,轴心方向分裂的细胞最终与茎内的维管束相连,远离轴心的方向分裂的细胞穿过皮层,向外继续朝表皮方向发展,最终穿破表皮伸出不定根。  相似文献   
2.
探讨东农303马铃薯组培栽植苗不同状态下的单叶节茎段对腋芽薯形成的影响,并对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片中叶绿素和N、P、K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倍液MS大量元素浇灌栽植的植株单叶节茎段形成腋芽薯效果最佳,移栽40d植株的上部单叶节茎段形成的腋芽薯重为0.79g;植株下部的茎段,扦插5d即可形成腋芽薯;去顶芽6d的植株上部茎段形成的腋芽薯重为0.93g。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绿素a和b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时期分别为扦插后3~5d和4~5d,但叶绿素a和b间比值较平稳。扦插苗叶片中K含量最高,P含量最低,且腋芽薯形成过程中,N、P、K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将50只低钙模型大鼠分为5组,其中3组饲料中添加含15%超细鲜骨粉的火腿肠,饲料钙含量分别为250,500,1000mg.100g^-1,另两组分别为低钙模型组和碳酸钙制对照组,饲料钙含量分别为47.9和500mg.100g^-1。饲喂135d,比较高钙火腿肠和碳酸钙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高钙火腿肠组大鼠的骨钙含量,血清骨钙素(BGP)和骨密度(BMD)及胫骨骨小梁数均显高于碳酸钙组(P<0.01)。说明高钙火腿肠中钙的生物学功能优于碳酸钙制剂,是一种优质钙强化食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温室中生产种薯的微型薯大小,为马铃薯种薯温室及田间生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不同等级微型薯为试验材料,分析马铃薯母薯大小对其植株生长势和结薯大小分布特点的影响。[结果]母薯越大,呈出苗早,出苗率高的趋势,母薯大于1.0 g时,出苗天数和出苗率无显著性差异;植株的茎粗和株高随着母薯增大呈变粗、变高的趋势;不同等级母薯形成的块茎大小分布有差异;同等级母薯(除M级别外)所形成的中薯所占比例较高,达40.0%以上。[结论]根据种薯的适当微型化要求,推荐使用1.0 g以上微型薯进行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