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董德坤  鲁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11-10813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之一,尽管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事实上的国家管理和农民的实际无偿占有使用,使其集体所有的属性被弱化。拆迁的强制性、房屋买卖的受约束性,使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农民的宅基地收益不完全,但对农民部分的收益补偿也说明农民享有宅基地产权中的一组权利束;但就出租而言,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房屋的出租收益不具有差异性,农户拥有较完整的土地出租收益权。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向“长久不变”的转变涉及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需要谨慎而稳步推进.政策的全面实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从对“长久不变”的理解与界定、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农村女性的土地权利保障、征地补偿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政策实施的路径、相关的制度配套改革与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带一片子叶的胚尖转化法将耐低温相关转录因子基因GmWRKY21转入‘浙春5号’和‘中黄13’两个大豆品种中,以探讨通过转基因手段创造耐低温种质的可能性。转基因植株经目的基因的PCR检测和转化T-DNA区域构建特异性的PCR检测得以确认。转基因植株较非转基因对照表现出明显的耐低温性:胁迫处理前和处理后转基因植株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在恢复生长以后,转基因植株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荚,而非转基因对照在处理后的7~10 d内枯萎死亡。试验结果初步表明GmWRKY21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并参与了对低温的胁迫应答,进而提高了大豆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12个亲缘关系密切,形态相近的辣椒品种进行品种鉴定。10对带型完整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762条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2.5%,有4对引物扩增得到的图谱可以将12份辣椒品种完全区分开来。其中‘采风1号’等8个品种可以通过不同的单对引物鉴别,‘弄口早椒’等4个品种需要4对引物相互组合才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5.
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大豆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品种‘浙春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NaCl胁迫下,施加外源甜菜碱对大豆苗期的光合色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相对电导率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加外源甜菜碱显著增加了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减少了脯氨酸、丙二醛的积累,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强了豆苗的根系活力,说明施加外源甜菜碱可以提高植株叶片的光合活性,增强大豆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缓解NaCl胁迫引起的伤害,进而提高大豆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式, 研究了根系限制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呼吸、质膜和液泡膜上相关酶以及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处理初期, 根系限制促进了番茄幼苗根系细胞色素途径呼吸而抑制了交替途径呼吸; 而在后期, 根系限制处理显著地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 对根系的生长抑制更为明显, 且抑制过程伴随着根系总呼吸、细胞色素途径呼吸的降低。此外, 根系限制显著抑制了质膜H+ -ATPase, 液泡膜H+-ATPase和H+ -PPase的活性并导致根尖细胞核的解体。  相似文献   
7.
芸薹属两个亚种间杂种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德坤  师恺  曹家树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804-2810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和‘白蔓菁’芜菁及其正反交杂种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并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杂种F1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双亲,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气孔导度(Gs)也高于亲本,但其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与亲本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杂种总叶绿素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仅表现出微弱的中亲优势。杂种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亲本,其变化趋势和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qP)一致。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RuBisCO蛋白含量在杂种中均有所增加。【结论】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光呼吸均不是杂种光合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光合优势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碳固定效率的增加反馈上调了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杂种优势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遗传现象之一.杂种优势虽然已经被成功应用了数个世纪,但其形成的机理仍不十分明了.不同时期的学者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释或假说,但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解释.本文综述了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相关的重要假说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基因是植酸合成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以两个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Gm-lpa-ZC-2以及其野生型亲本台湾75和浙春3号为材料,分析了MIPS1基因在其根、茎、叶、花和发育种子中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大豆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由弱到强再逐渐减弱的表达特性,在开花后22d的种子内,基因的表达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突变体Gm-lpa-TW-l和野生型亲本台湾75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但突变体Gm-lpa-TW-1的表达量略高于野生型亲本.与野生型亲本相比较,在开花后的22d,突变体Gm-1pa-TW-l发育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峰极显著的降低,仅为野生型的25%左右,而且在整个种子发育期间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突变体Gm-lpa-ZC-2和浙春3号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较弱,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种子发育的各个时期突变体Gm-lpa-ZC-2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野生型亲本浙春3号.在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亲本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明基因突变对MIPS1基因的表达均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在Gm-lpa-TW-1中表现为MIPS1基因表达的下调,而Gm-lpa-ZC-2中则表现为上调.  相似文献   
10.
高效易用的植物表达载体在基因功能相关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植物表达载体p BA002为基础载体,使用抗草甘膦CP4-EPSPS基因替换原载体的Bar筛选标记基因,获得新的植物表达载体p ES002。将大豆耐逆相关Trihelix类转录因子Gm GT-2A连接到p ES002,构建了同时含耐逆相关基因和抗除草剂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 ES002-Gm GT-2A。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润法转化拟南芥,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草甘膦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在抗草甘膦和耐盐性上均显著强于对照,表明该载体可以用于转基因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