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RT-PCR与PVP-ELISA检测水稻瘤矮病单头叶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对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核衣壳蛋白和外衣壳蛋白的性质、结构及其与介体的亲和性、与介体传毒能力的关系等方面,本室在已有室内检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T-PCR和PVP-ELISA法对田间带毒叶蝉进行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5个豇豆Vigna sesquipdalis Wight品种在受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的若干阶段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分析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24h内,免疫和抗病品种的PPO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均高于感病品种,且前者PPO比活性变化率高峰出现早,后者出现迟.在接种后,各品种的POD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均上升,但中抗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早,免疫和高抗品种出现晚.此外,中抗和感病品种的POD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在接种12h左右出现高峰后立即下降,而高抗品种的则持续上升至24h左右出现高峰,免疫品种的POD比活性也在24h左右出现高峰,但其POD比活性变化率则持续到48h左右达到高峰,且免疫和抗病品种的峰值明显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稻瘟菌激发子CSB I专化性及相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糖蛋白激发子CSB I,其诱导植保素的积累在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远高于亲和性互作水稻;研究同时表明,CSB I可专化性诱导完全非亲和性互作和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的过敏性坏死反应;表明该激发子具有小种-品种专化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CSB I的活性位点为糖基部分。经pH稳定性检测,CSB I在酸性及相对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强碱性条件下,激发子活性下降较多,甚至完全丧失。对CSB I诱导活性的有效浓度测定表明,激发子诱导水稻叶片酶活性升高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0.70 nmol/L。  相似文献   
5.
对影响豇豆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基质、温度、光照及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接种保湿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豇豆锈菌(Uromycesvignae)夏孢子在灭菌清水、蒸馏水、1%葡萄糖液、1%蔗糖液、豇豆叶煎煮液和豇豆叶表面均能萌发,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在无菌水中25℃下,最易萌发且以半暗半光条件萌发最好;喷雾法接种效果稍优于浸蘸法,且操作更方便;在26~28℃下,发病程度与接种保湿时间呈正相关,以18~24h(小时)为佳;接种孢子浓度以3.24×105个·mL-1为宜,接种最适温度为23~26℃。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1988年在南京进行,供试短季棉品种876,处理分麦后直播(5月28日播种)及麦后移栽(4月20日播种,5月25日移栽)作为对照。研究结果,麦后直播棉棉苗生长快,缩短了出苗到现蕾的时间,与对照  相似文献   
7.
稻瘟菌细胞壁热解物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近等基因系和广东省稻瘟病菌优势小种ZC13的细胞壁热解物(HDS)为材料进行诱导抗病性的研究。HDS通过细胞壁121°C 20 m in热解获得。HDS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76.83 m g/mL。HDS在体外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无抑制作用,但处理水稻后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性。在亲和性品系中,诱导抗病效果最高可达82.47%,且浓度与活性间存在正相关趋势;在非亲和品系中,热解物处理引起HR反应。HDS处理后,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小白菜花叶病流行曲线分析表明,Weibull方程拟合效果最好,Logistic方程次之,Gompertz方程又次之。 探讨了两参数植病流行方程的非线性拟合方法:台劳级数展开法和麦夸尔特法。在小白菜花叶病等18个植病系统的94组流行曲线中,非线性方法的拟合结果均优于线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4LZ1.6型联合收割机结构特点 常柴牌4LZ1.6型收割机是一种自走式、全喂入、卧式割台、轴流式脱粒机构,橡胶全履带行走装置,割幅为1.6米,喂入量1~1.6千克/秒,发动机功率27等千瓦,是以收获水稻为主、兼收麦类等其它作物的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0.
小白菜花叶病病株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985年秋至1986年冬五次田间实验数据,以病样方率、每样方平均病株数、扩散系数和聚块性指标等参数分析了小白菜花叶病病株田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小白菜花叶病病株在田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不产生聚集现象,无明显的发病中心和由此所产生的扩展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