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11种烟草夜蛾HeLiothisassulta性引诱剂合成样品中,以B,D,E3种诱蛾效果最优,A,C,F次之,G,H,I,J,K较差;在同一时期内不同样品间或不同区组间的诱娥高峰日无显著差异;诱娥高峰日与累计蛾量达50%的日期之间也无明显差异.本文还研究了诱蛾高峰日的蛾量与总诱蛾量的回归关系及诱蛾高峰日与下一代卵孵化高峰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棉叶蝉无滞育虫期,当气温低于6℃时,此虫的成虫和若虫处于不活动状态,低于0℃时,则全部死亡,卵亦如此,湖南各观察点田间观察表明,成虫有同期突增现象,从此虫远距离迁徒的天气图分析表明,其迁入天气有2个类型迁入I型,迁入区处在冷锋(静止锋)和切变线南部,也处在槽前西南气流中,如1984年6月14日石门县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始见成虫;b.迁入I型,迁入地区正处在脊前、槽后的偏北气流中,如1987年5月25~31日衡山、长沙、石门、衡阳等县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始见成虫。  相似文献   
3.
1981年,我们在观察稻纵卷叶螟生命表时发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幼虫不同虫龄对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Nixon的发育历期有明显的影响。现将结果整理如下。方法采回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室内稻苗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分别进入一、二、三、四龄时,各按一定数量(100~200头)接于田间无虫的稻苗上,每龄设四个小区,每小区禾20丛,每丛禾接虫1~3头,让天敌自然寄生。当各龄将进入或刚进入下一龄时,将其采回饲养。根椐接放虫与回收各龄日期及室内寄生蜂最先与最后钻出的日期,计算寄生蜂产卵至幼体钻出时的发育历期。结果与讨论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4.
豆蚜在不同豇豆品种上的相对取食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根据实地饲养和利用有效积温(张孝羲,1979)推算,小地老虎发生代数,在湘西凤凰为4.3代,湘东长沙为5代,湘南郴州为5.4代。种群的季节消长型为斜坡型,如据常德1977~1984年8年黑光灯诱蛾资料,3,4(越冬代)、6(1代)、7(2代)、8(3代)及9~10(4代)月各月蛾峰日蛾量常年平均值分别为75.3、81.1、101.5、4.0、7.3及7.6头,故以越冬代蛾量最多,共156.4头。越冬代蛾常年有2个明显蛾峰,分别在3月中旬(少数年份在3月下旬)及4月上旬(少数年份在3月底)。湖南每年种植烟草100  相似文献   
6.
生命表技术早已应用在昆虫自然种群的研究中。近年来,中山大学生物系、华南农学院、广东昆虫研究所、江苏徐州地区农科所、上海市植保植检站、上海市嘉定县植保站等单位都进行过稻纵卷叶螟生命表的研究。实践证明,生命表对于予测害虫数量变化趋势、分析虫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研究长沙地区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建立1980~1984年的第二、三、四代各代的平均生命表,通过组分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检定对各代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最大的因子和关键因子,最后建立各代种群动态预测的转移矩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第二代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最大的因子为4龄期的寄生,第三代为1~2龄期的高温,第四代为1~2龄期的捕食及失踪。第二代关键因子是5龄期的寄生,第三代是1~2龄期的高温,第四代是4龄期的捕食及失踪。  相似文献   
8.
9.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1987年晚稻“圭巴”品种小区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褐稻虱及其混合种群为害损失率和经济阈值.稻纵卷叶螟经济阈值因生育期不同而异,每百蔸幼虫分蘖期为121.3头,抽穗期为131.2头.褐稻虱抽穗期的经济阈值为百蔸494头若虫.本文提出了抽穗期稻纵卷叶螟、褐稻虱混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可直接利用此模型进行防治决策.  相似文献   
10.
烟蚜Myzus persicae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88年及1990年对烟田烟蚜的调查,计算了8种分布型指数,结果表明:这种害虫在烟田为聚集分布:利用Taylor幂法则所尊出的b值在各种场含都无显著不同,表示该虫具有一定的聚集强度;此虫发生初期,有翅蚜及被蚜茧蜂寄生的个体(僵蚜)的聚群分布单位分别为1.5m~2(3株)及9m~2(18株);各λ值(()r/2k)表明,各虫态聚集原因有所不同;建立了无成翅蚜+若蚜的序贯抽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