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稻纵卷叶螟为害早稻品种“红优早”的产量损失途径.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为害的三片功能叶中,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是剑叶.产量损失主要又是由于不饱满谷粒的增加造成的.长沙地区,当经济损失水平定为1%时,孕穗期稻纵卷叶螟为害“红优早”的经济阈值为:百蔸幼虫203头,或卷叶率19.06%,或叶片受损指数9.886.  相似文献   

2.
<正> 为改变我县在稻纵卷叶螟发生时,大量乱用农药,污染环境,破坏稻田生态平衡的局面,从1979年起,我们着重对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率,水稻对卷叶螟低龄幼虫的抗性,稻纵卷叶螟卵期、幼虫期被天敌寄生以后的生存率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据以改革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并应用于大田防治和预测预报。一、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损失率选取早、中、晚稻不同品种40块田,分别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剪叶和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3.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在同一水稻生长期大发生,而通过科学防控,采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手段,最终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现对2020年草庙镇水稻生产上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大发生特点、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2020年草庙镇防控实际情况,对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的科学防控技术进行总结,以供类似地区在防控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又名稻纵卷叶虫,是一种迁飞性、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近年来,在部分稻区为害猖獗,局部成灾。2006年三明地区2、3代稻纵卷叶螟严重发生,一般稻田每667 m2虫量5000~40000头,高的超过60000头。损失率高达20%~50%。1形态特征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7~9mm,翅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又名稻纵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迁飞性害虫。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稻纵卷叶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成为长汀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在1000~1333万hm^2。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适合水稻生产实际的稻纵卷叶螟综合防治技术,将该虫的为害损失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达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为我县无公害优质稻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稻粉虱Aleurocybotusindicus是福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根据虫量和产量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进行了稻粉虱为害损失的测定,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经济阈值模型:ET=100×C×F/(0.0851×P×N×EC)+179.43(早稻穗期);ET=100×C×F/(0.0746×P×N×EC)+160.47(晚稻孕穗期).根据经济阈值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有效药剂,霍邱县于2007年8月开展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及褐飞虱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每666.7m^2用31%三拂ME70ml和100ml,药后3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5%和91.6%;药后7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和98.0%;药后7d,保叶效果分别为94.6%和96.5%;药后13d,保叶效果分别为94.1%和95.8%。在褐飞虱重发情况下,三拂两个处理的防治效果为47.8-58.9%,难以控制褐飞虱的危害。在本试验条件和用药量水平下,31%三拂ME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种植品种的不断变化,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有了相应变化,水稻二、三化螟危害有所缓和,而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有逐年加大发生的趋势,近两年甚至有四代褐飞虱和四代稻纵卷叶螟的暴发,是近10多年来未遇的,现就2007年二、三代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超高产群体进行构建研究,并探讨高产群体形成机制。[方法]以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为材料,设置2个水平的行距处理,3个水平的穴距处理和3个水平的穴基本苗数量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等相关指标。[结果]产量与株距和行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每穴苗数相关性不显著,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株距行距苗数。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最优群体插植规格是行距24 cm×株距12 cm,每穴5株基本苗,产量达到10 473.0kg/hm~2,高产原因主要是群体颖花量增多(4.5×108个/hm~2以上)。超高产群体在生育前期群体茎蘖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6月25日)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7月6日),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2倍),抽穗期成穗率高(85%)。超高产群体在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大,抽穗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质量优[高效叶面积率、总颖花量、颖花/叶(cm~2)和单茎茎鞘重均高],在抽穗期-成熟期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高)、干物质积累量高、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大、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协调(实粒数/叶和粒重/叶)均高。[结论]以足够穗数为基础,提高抽穗期-成熟期光合效率,从而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是寒地粳型超级稻的超高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及影响粳稻品种氮素吸收的主要物质生产因素,以期为粳稻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率、产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吸氮量的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不同氮素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差异。[结果]供试品种间吸氮量的差异很大。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各生育阶段群体及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大,根干重、茎鞘叶干重、穗干重也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但经济系数无明显差异;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对总吸氮量的作用大于经济系数的作用;抽穗前物质生产量、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对成熟期物质生产量均有重要的作用,前者略大于后者;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对群体干物质生产量的作用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抽穗前更明显;提高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成熟期穗干重有利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结论]促进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尤其是抽穗前单穗干物质生产量,促进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抽穗后穗干重的提高可显著提高氮高效吸收型品种成熟期群体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13.
6-BA处理对水稻根系中后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超级杂交稻根系早衰的解决方法,采用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三系杂交稻组合)与湘洲8号(常规中稻品种)3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于孕穗期和抽穗期进行2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在孕穗期适当地喷施6-BA,能够增加其不定根数量,在抽穗期喷施能够减缓不定根的衰老,喷施6-BA,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孕穗期、抽穗期单株不定根总长,促进前期根系最长根长的增加(后期效果不明显);激素处理能够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的单株根干重和根体积.  相似文献   

14.
有机稻田褐飞虱种群发生动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有机稻田褐飞虱种群与蜘蛛的发生动态。移栽后9 d褐飞虱发生量只有17头/百株,移栽后29 d增长到301头/百株,其中281头为1~2龄若虫。有机稻田中褐飞虱的发生量显著低于常规稻田,而有机稻田中蜘蛛类的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稻田。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有关源库指标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分别以国内外的籼稻代表品种88个和122个为材料,于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植株的干物重(包括根系)、全氮含量及产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间有关源库指标的特点。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差异很大,可聚类为A、B、C、D、E、F等6类,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高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有关源库指标的基本特点为: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系数大、结实期叶面积系数减少量大、结实期叶面积系数减少比例较低、抽穗期单位面积绿叶重大、比叶重高、结实期净同化率较高、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库容量大。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危害分蘖力强的杂交稻时,水稻营养生长危害重,产量损失较轻;但在生殖生长期危害轻,则产量损失较重。以产量损失2%为经济允许水平定论,其防治指标分别为:分蘖期每亩有卯140块或枯心率3%或枯鞘率7%:孕穗、抽穗期,当白穗率出现1.8%时应立即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水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栽培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水稻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论文旨在探明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方法】于2010-2011年在贵州省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不同生态稻区,以当地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设计精确定量施肥模式(accurate fertilizer,AF)与常规施肥模式(conventional fertilizer,CF),通过对两种施肥模式的比较,研究不同施肥模式的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精确定量施肥模式以斯坦福(Stanford)方程为基础,根据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计算总施氮量,各阶段的施肥量根据目标产量的阶段需氮量确定。精确施肥模式的总氮按照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30%﹕20%﹕35%﹕15%施用,常规施肥模式氮素总量按基肥﹕分蘖肥﹕促保花肥为20%﹕60%﹕20%施用。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取地上部分测定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成熟期考查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结果】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点的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2.4%-48.0%,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穗数和穗粒数均较常规施肥模式有不同程度提高,穗数增加8.1%以上,穗粒数增加2.5%以上,群体颖花量增加14.3%以上,而结实率和千粒重两种施肥模式的差异较小;比较分析两种施肥模式的穗型大小,精确定量施肥模式较常规施肥模式穗粒数小于100粒的小穗比例降低、100-250粒的大穗和250粒以上的特大穗比例增加,小穗比例减少了36.7%-100%,大穗比例提高了2.2%-11.4%,特大穗比例提高了23.3%-94.9%;在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方面;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的群体叶面积指数拔节前有所降低(4.2%-11.8%)、抽穗期显著提高(4.2%-13.9%);粒叶比明显增大,其中颖花/叶为9.3%-32.7%、实粒/叶为12.8%-35.7%、粒重/叶为10.1%-36.3%;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拔节前有所降低,拔节至抽穗期提高了9.8%-50.8%,抽穗至成熟期提高了26.9%-62.7%。【结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贵州杂交籼稻产量,其途径主要通过控制拔节前的群体生长,促进拔节后的群体发展,适度减小拔节前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扩大拔节后尤其是抽穗后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在稳定提高穗数的基础上,控制晚生小穗数量、促进大穗形成,提高穗粒数和粒叶比,实现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的高积累,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转cry1Ab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转cry1Ab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和亚致死作用.结果表明,1龄、3龄、5龄幼虫持续取食"克螟稻1号"时,死亡率极高,5龄虽存活了较长时间,但不能正常化蛹.而当取食"克螟稻1号"一段时间后,改以亲本对照"秀水11"为食时,除在初期死亡较多外,死亡率不随时间而显著上升,能存活至下一龄期,部分还可化蛹,且幼虫总的历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幼虫取食一定时间的"克螟稻1号"后改食对照时,除1龄外,3龄和5龄幼虫经处理后所得的蛹均能羽化,其中3龄幼虫经处理后所得的成虫体重和体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5龄幼虫经处理后所得的成虫体重和体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羽化率和产卵量并不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分析提高其氮素吸收利用的途径。【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88—122个常规籼稻品种(2001—2002)、94个常规粳稻品种(2008—2009)为材料,测定生育期、各器官干物重和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播种到抽穗日数(为方便描述本文统称为生育期)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六类,研究各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生育期长的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大(籼稻)或较大(粳稻),但结实期吸氮量并无优势;生育期长的品种植株含氮率较低(粳稻)或品种间差异较小(籼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籼稻)或品种间差异较小(粳稻),但其生长日数多、干物质生产量大、单穗吸氮量较大、单穗吸氮强度大(籼稻)或较大(粳稻),干物质生产量、单穗吸氮量、单穗吸氮强度对吸氮量的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长日数对吸氮量的作用;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低(籼稻)或中等偏大(粳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较大(粳稻);生育期长的品种抽穗期、成熟期茎鞘叶中氮素分配比例大,穗中氮素分配比例小或较小(成熟期粳稻)。【结论】生育期长的品种吸氮能力强(籼稻)或较强(粳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低(籼稻)或中等偏大(粳稻)。生育期长的品种植株含氮率、穗数或小或无优势,但生长日数、干物质生产量、单穗吸氮量、单穗吸氮强度大。促进干物质生产,提高单穗吸氮强度和单穗吸氮能力有利于提高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吸收量。无论是籼稻品种还是粳稻品种,促进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穗部运转,减少茎鞘叶中氮素分配比例,均有利于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对粳稻品种而言,成熟期较低的植株含氮率也是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