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葡萄干斑螟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的仓储害虫,主要为害葡萄干等干果。而近年来发现该虫在我国发生并为害鲜食葡萄。葡萄干斑螟以幼虫钻蛀为害,繁殖量大且传播迅速,严重损害葡萄的生产及贮存。尽管该虫在我国还未扩散,但基于该虫对我国葡萄产业的潜在威胁,需要明确其生物学特征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作物上粉虱的生物防治,在国内外已经被成功商品化。本研究从丽蚜小蜂的繁育技术、应用方面综述了丽蚜小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我国丽蚜小蜂的应用进行了问题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为试虫,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5种类型共8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及斑翅果蝇实验室种群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测定6种杀虫剂防治果蝇的效果。结果表明:杀虫剂对果蝇幼虫毒力比对成虫毒力强,且斑翅果蝇比黑腹果蝇对杀虫剂更敏感,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茚虫威,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茚虫威和吡虫啉对果蝇的致死作用效果低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对黑腹果蝇致死效应高于斑翅果蝇;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致死毒力高于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生物制剂多杀霉素和甲维盐致死毒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铃木氏果蝇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果树上广泛应用的6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测定了铃木氏果蝇实验室种群及山东济南、泰安、莱芜、烟台、云南富民和浙江温州等6个地区田间种群成虫对这几种药剂的敏感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的相对毒力低于甲维盐、多杀霉素、印楝素、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莱芜种群对印楝素LC50抗性倍数为3.28,敏感性较低外,其它种群对几种药剂均处于敏感阶段。  相似文献   
5.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虫滞育虫态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滞育虫态昆虫的类群、滞育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胰岛素通路、分子水平)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昆虫滞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石硫合剂和氟吡呋喃酮6种果树常用杀虫剂对凹唇壁蜂的毒性以及生态风险性,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凹唇壁蜂雌性成蜂48 h的急性毒性影响,并对6种农药在喷施场景下对凹唇壁蜂的风险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石硫合剂、氟吡呋喃酮对凹唇壁蜂的急性接触毒性、急性经口毒性均为低毒;根据6种杀虫剂在喷施场景下的危害熵(HQ)值,6种杀虫剂经接触法和饲喂法对凹唇壁蜂的风险性均为低风险。这为凹唇壁蜂的保护利用及果树合理施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周期性高温对丽蚜小蜂田间应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温逆境条件下丽蚜小蜂在田间的释放效果及高温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生殖及存活的影响,设计了田间及室内验证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监测棚内温度,并释放丽蚜小蜂,测定其对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室内周期性重复高温(26、30、35、40、45℃),测定高温对丽蚜小蜂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释放丽蚜小蜂,其对粉虱的控制效果较差,并且在田间寄生率较低。温度升高,丽蚜小蜂蛹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均随之降低。26~45℃丽蚜小蜂羽化率从93.45%降至0;寿命从13.55 d下降至1 d;产卵量从92.05头下降至0头。繁育丽蚜小蜂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0℃以下;在田间应用过程中棚内温度不要长时间保持在35℃以上,否则严重影响丽蚜小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铃木氏果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铃木氏果蝇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入侵及危害、经济损失和防治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是我国葡萄种植中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究诱虫灯和性诱剂对这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分析了诱虫灯和性诱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诱虫灯和性诱剂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诱捕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葡萄透翅蛾却不表现正趋光性,单独使用性诱剂时诱捕量最高。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葡萄园内害虫实际发生情况,选用适当的灯诱或性诱使用方法,以达到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丽蚜小蜂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管药膜法和浸液法,测定了15种常用杀虫剂对丽蚜小蜂成虫和蛹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浓度下,氟苯虫酰胺、丁氟螨酯及螺螨酯对于丽蚜小蜂的蛹和成虫均属于无害水平,溴氰虫酰胺对丽蚜小蜂蛹无害而对成虫极度有害,其余农药均有害。在田间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粉虱时,应避免使用有害农药,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与丽蚜小蜂协同使用氟苯虫酰胺、丁氟螨酯、螺螨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