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虫乙酯是一种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新型季酮酸类杀虫剂。由于其良好的杀虫活性及环境相容性,该药剂已在防治农作物害虫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螺虫乙酯的广泛使用,部分害虫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介绍了靶标昆虫对螺虫乙酯抗药性发生监测情况、交互抗性研究情况以及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农业害虫抗药性治理现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下称甲维盐)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测定了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RR50=21.80)、毒死蜱(RR50=17.68)和灭多威(RR50=10.85)均具有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与辛硫磷(RR50=6.00)和氟氯氰菊酯(RR50=5.65)之间交互抗性水平较低。酶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在粘虫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生物测定中对甲维盐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粘虫抗甲维盐种群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及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23、3.65、3.63、1.64和2.66倍。研究表明,体内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可能是粘虫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秋季是保护地蔬菜定植、幼苗期,该阶段菜苗娇嫩,易受害虫为害。秋季保护地蔬菜为害较重的害虫主要有烟粉虱、蓟马、斑潜蝇等。此类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重、对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因而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保障蔬菜健康成长。一、形态特征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该害虫俗称小白蛾,成虫体长1mm左右,翅展2mm左右,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翅白色无斑点,被有蜡粉;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若虫椭圆形,有触角和足,  相似文献   
4.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为甲维盐)以昆虫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作为作用靶标。作者就甲维盐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害虫对甲维盐的抗性、交互抗性和抗性机制、甲维盐剂型、原药的致突变性及亚慢性毒性、中毒救治、分析方法和残留动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风险,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对阿维菌素有高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31.656,对啶虫脒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为12.182,对吡虫啉、溴虫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多威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为5.517~8.568,而对多杀菌素无明显交互抗性。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对甲维盐抗性种群和田间种群均有显著增效作用。甲维盐抗性种群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89、3.61、5.32、4.42和1.30倍,表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等解毒代谢酶活性的提高是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桃蚜Myzus persicae体内次生共生菌沙雷氏菌Serratia symbiotica对宿主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利用叶碟法测定短翅蚜小蜂Aphelinus asychi对自然感染沙雷氏菌桃蚜、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和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的寄生特性和取食特性,并测定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这3种处理桃蚜的寄生特性及这3种处理桃蚜经高温胁迫后的生长繁殖特性。结果显示,短翅蚜小蜂在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上的产卵率比在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上的下降近1/2,羽化率下降1/3左右,致死率、取食率、僵蚜率均无显著差异;烟蚜茧蜂对这3种处理桃蚜的致死率、过寄生率、僵蚜率及其产卵率和羽化率等均无显著差异;这3种处理桃蚜的2龄若蚜经高温胁迫后,发育时间和寿命均显著延长,开始产蚜时间明显推迟,繁殖力和日繁殖率显著降低,繁殖历期无明显变化;高温胁迫后,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比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开始产蚜时间提前3.9 d,繁殖力增加7.0头。表明人工感染沙雷氏菌可以提高桃蚜对短翅蚜小蜂和高温胁迫的防御作用,对烟蚜茧蜂的寄生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短翅蚜小蜂对桃蚜的搜寻及控害潜能,采用叶碟法研究了短翅蚜小蜂对甘蓝和辣椒2种植物上桃蚜2龄若虫的取食与寄生行为。结果表明,短翅蚜小蜂对甘蓝桃蚜和辣椒桃蚜的取食和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及Holling III型方程。短翅蚜小蜂的取食和寄生搜寻效应均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桃蚜密度小于35头时,短翅蚜小蜂对甘蓝桃蚜的取食搜寻效应大于辣椒桃蚜,而当桃蚜密度大于35头时,短翅蚜小蜂对辣椒桃蚜的取食搜寻效应大于甘蓝桃蚜;短翅蚜小蜂在所有密度下对辣椒桃蚜的寄生搜寻效应均大于甘蓝桃蚜。短翅蚜小蜂取食甘蓝桃蚜的瞬间攻击率a'为0.3289,处理时间T_h为0.2597,均大于辣椒桃蚜,寄生甘蓝桃蚜的瞬时攻击率a'为0.8213,小于辣椒桃蚜,而处理时间T_h为0.0275,大于寄生辣椒桃蚜;短翅蚜小蜂对甘蓝桃蚜的理论最大取食量和寄生量均小于辣椒桃蚜。研究表明,短翅蚜小蜂对不同密度的桃蚜均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且对辣椒桃蚜的控制作用大于甘蓝桃蚜。  相似文献   
8.
王敏  王新溪  王圣印 《植物保护》2023,49(1):278-284
入侵害虫橘小实蝇严重为害蔬菜、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目前在田间常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为探索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防控橘小实蝇的抗性风险,采用药膜法测定了橘小实蝇抗甲维盐种群(EB)对8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并测定了橘小实蝇EB种群、金华田间种群(JH)和敏感种群(S)的解毒酶活性。历经33代筛选,橘小实蝇EB种群对甲维盐产生了43.4倍的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吡虫啉、辛硫磷、马拉硫磷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多杀霉素和虫螨腈未表现出交互抗性。胡椒基丁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均可显著提高甲维盐对橘小实蝇EB种群、JH种群和S种群的室内毒力。橘小实蝇EB种群细胞色素P450(3.9倍)和b5含量(3.3倍)、O-脱甲基酶活性(4.2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2.7倍)、羧酸酯酶活性(3.2倍)显著高于S种群。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活性显著增强可能是橘小实蝇对甲维盐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木霉菌T2为生防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研究了9种化学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将防效最强的5种化学杀菌剂分别与生防菌进行复配组成菌-药复剂,并探讨复配剂对苹果轮纹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生菌素2 000倍和生防菌T2复配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的增效作用最高,48h增效比为1.23,72h增效比为1.36。中生菌素作为菌-药复配的化学因子,在较低质量浓度下不仅能有效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也能与生防菌木霉很好地相容。复配剂防效显著优于单剂中生菌素和单剂生防菌T2防效,同时二者复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降低了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
铃木氏果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铃木氏果蝇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入侵及危害、经济损失和防治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