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水为溶剂提取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叶多糖,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水料质量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设计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6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桂花叶多糖的提取率为11.35%。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的方法,研究武夷山白花葛茎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白花葛茎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用响应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白花葛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最终以6%离子液体[BMIm][PF6] 3 ml、超声功率630 W、超声时间25 min、料液比1∶35(g/ml)为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对白花葛茎多糖进行提取,此时白花葛茎多糖的提取率为22.53 mg/g。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离子液体超声处理对白花葛茎粉末微观结构破坏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水质对武夷岩茶的影响,选用3种常用泡茶用水(自来水、纯净水和泉水),对水体pH值、电导率和相关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了不同水质泡出的茶汤中主要滋味物质及香气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水质泡茶对茶汤中茶多酚、咖啡碱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有较大影响,对氨基酸溶出量的影响不显著,对香气影响亦较大。纯净水和泉水泡茶可得到品质较好的茶汤,香气物质的含量及种类更多,纯净水和泉水适合用来泡武夷岩茶。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茶毫多糖的提取率为6.89%。浓度为0.22 mg/m L的多糖溶液对·OH的清除率达到38.40%,茶毫多糖对·OH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白毫银针茶毫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白毫银针茶毫为原料,研究茶毫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技术。分别就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出优化的工艺为:料液比1:30,超声功率为360W,超声时间25min,多糖的得率为7.3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9和14种化合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0和11种化合物。用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β-香叶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39.67%和42.80%),而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都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18.05%和28.64%)。[结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同,且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挥发油的成分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过路黄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过路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取得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超声时间30min,超声功率420W,在此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4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