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选取白茶(微发酵)、红茶(全发酵)、绿茶(微发酵)和乌龙茶(半发酵)4种原材料,探讨浸提剂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各个工艺参数优化,得出4种茶叶的最佳提取条件。白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5 min,浸提温度80℃,茶多酚含量为(19.6±0.051) mg·kg-1;红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80℃,茶多酚含量为(13.9±0.022) mg·kg-1;绿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70℃,茶多酚含量为(20.9±0.036) mg·kg-1;乌龙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5,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70℃,茶多酚含量为(15.4±0.011) mg·kg-1。本实验优化出不同发酵程度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优浸提条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利...  相似文献   
2.
试验为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饵中地西泮含量的不确定度。试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来源的不确定度,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显示,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4.55%,相对扩展的不确定度为9.10%,样品中地西泮含量为(23.821±2.168)μg/kg (K=2)。研究表明,鱼饵中地西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源于试样重复测量、标准溶液配制和试样称量。  相似文献   
3.
离体条件下,通过不同致病力溃疡病病菌、接种浓度、培养湿度、接种方式条件下接种红阳猕猴桃枝条,探讨不同条件下溃疡病病原菌对猕猴桃枝条的侵染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4个猕猴桃品种(系)枝条人工接种溃疡病病原菌,评价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 强致病力病菌、高浓度、高湿度、枝条创伤面积都能显著影响猕猴桃枝条的病情指数;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4个猕猴桃品种(系) 枝条中,华特和徐香表现为高抗;迷你华特、金魁、绿肉优系(G HZ201201)和毛雄表现为抗病;红阳、黄肉优系11 7、大红、早鲜、早艳和黄肉优系Y HZ201201表现为高感。通过对华特、布鲁诺和红阳3个品种猕猴桃盆栽苗接种溃疡病病原菌,并测定接种植株与对照植株的相关生理参数,评价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及其相关生理参数与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盆栽苗的抗性评价等级与离体枝条接种基本一致。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酶活性与其病情指数呈线性关系,健康植株韧皮部中CAT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最高(r=0999*),叶片中的CAT酶活性次之(r=0994*),健康植株韧皮部和叶片中POD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9和r=0969,SOD酶活性分别为r=0924和r=0938。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病情指数也表现为线性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病情指数相关性最高,在健康植株韧皮部和叶片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2和r=-0962,可溶性糖含量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934和r=0940。综上所述,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性差异,CAT、POD、SOD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鉴定猕猴桃抗溃疡病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及其糖代谢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低淀粉积累型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糖代谢特性及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提高猕猴桃果实糖含量和风味等关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淀粉积累型品种‘红阳’和低淀粉积累型品种‘华特’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相对生长速率、碳水化合物(淀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干物质含量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果实生长速率呈负相关,其含量随淀粉积累而不断增加;淀粉含量与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当达峰值时,其在‘华特’和‘红阳’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7.1%和84.1%。‘红阳’果实淀粉积累增速快、峰值高、时间长,其淀粉积累平均速率为0.685 mg•g-1FW•d-1,淀粉积累峰值为70.78 mg•g-1FW,分别是‘华特’的1.34倍和1.69倍,且其淀粉积累时间比‘华特’长21 d。‘华特’果实淀粉在采前已急剧下降,至采收时几乎都转化为可溶性糖;而‘红阳’果实淀粉含量仍直线增长,并在采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华特’果实的中性转化酶(NI)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始终显著高于‘红阳’,而后者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一直明显强于前者。‘红阳’和‘华特’的果实淀粉含量与AGPase和SPS活性的相关性最强,而与NI和AI活性呈较强负相关。NI活性与A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GPase、SPS、蔗糖合成酶(SS)、果糖激酶(FK)、葡萄糖激酶(GK)、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等酶活性均呈负相关;‘红阳’果实中的AGPase活性与SPS、SS、FK、GK、UGPase等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猕猴桃果实碳水化合物积累以淀粉为主,AGPase是影响淀粉积累的关键酶,NI、AI和SP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果实淀粉积累高低、干物质多少、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内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地区野生藤本植物有32科77属183种(含种下分类群)。分别占白云山野生种子植物的21.77%、13.23%、15.63%。属水平上,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占优势(28.60%),其次是东亚分布(14.29%),热带亚洲分布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11.70%);种水平上,种的分布类型以中国特有种为最多(59%),其次是东亚分布(16.40%)、热带亚洲分布(15.30%),其余类型为零星分布。按照区系分区标准,将中国特有种分为7个亚型,其中以华东-华中-华南分布最多(57种)。可见,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拥有较多的特有植物。可以为本市的绿化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花粉直感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猕猴桃花粉直感现象对果实发育期、果实大小等性状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花粉直感现象产生的机理,并且为猕猴桃实际生产上应用花粉直感现象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