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阐述了中山市水稻、香蕉和蔬菜等主要农作物鼠害发生状况与危害特征,根据农田害鼠的成灾规律和空间配置特征,提出了以农业生态调控和作物布局控害为基础,结合生物灭鼠、器械捕鼠和化学防治为辅的可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山市农区害鼠发生动态与鼠害持续控制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山市农区鼠类主要有黄毛鼠、小家鼠和板齿鼠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害鼠为黄毛鼠及板齿鼠。通过系统研究农业害鼠的发生规律和时空动态特征,提出并实施了以鼠类栖息地生态、生物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的鼠害持续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农业鼠害。  相似文献   
3.
水稻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4造应用水稻控释肥进行一次性施肥技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施用50%水稻控释肥穗数增加0.35%,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提高10.73%和7.13%,4造平均增产1.99%;施用生长调控型水稻控释肥在显著减少氮磷钾用量情况下,株高降低3~4 cm,穗数增加2.99%~9.67%,每穗实粒数增加3.51%,产量与常规分次施肥持平。由于减少施肥用工,降低肥料用量或增产,使50%、40%及30%控释肥处理每667 m2年增收节支分别达65.85、69.70、44.35元。说明一次性施用水稻控释肥具有较显著而且稳定的省工节肥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添加混合菌对体外发酵的影响,将混合菌(兼性纤维素分解菌L5和兼性固氮菌LC-5,比例为4∶1)添加于发酵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按照混合菌添加量设1个对照组(CK)(添加灭活菌液)和5个试验组(4.0×107、4.0×108、4.0×109、4.0×1010和4.0×1011CFU·L-1)。体外培养过程中,测定2~48 h产气量,并分别在12 h和48 h测定培养液中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蛋白(MCP)等指标。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气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与CK相比,12 h时,4.0×1010CFU·L-1组的NH3-N、MCP含量以及滤纸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但其他各项发酵指标则显著降低;4.0×1010CFU·L-1组的丙酸与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MCP、NH3-N含量以及滤纸酶活性在数值上均略高于其他试验组。48 h时,4.0×1010CFU·L-1组除丁酸含量、pH值与滤纸酶活性外,其他各指标与CK相比均有显著提高;随着混合菌添加量的增加,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酸、甲烷以及NH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4.0×1010CFU·L-1组与4.0×1011CFU·L-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混合菌添加量以活菌数为4.0×1010CFU·L-1时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养殖业鼠类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的发展为鼠类提供了丰厚的食物来源和优越的栖息场所,导致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的鼠类数量急剧增加,它们伤害禽畜、盗食和污染饲料,还通过人类-鼠类-禽畜之间的频密接触传播人畜共患疫病,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阐述了养殖场的主要鼠类与危害,并提出了鼠害防治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