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甲胺磷在禁用前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常用药剂.通过丁烯氟虫腈等5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丁烯-氟虫腈、呋喃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氟硅菊酯和氟虫腈作为适宜广东省推广使用的甲胺磷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
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是危害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华南香蕉产区夏秋生长季节大量发生,严重危害香蕉叶片.2001~2003 年进行的新型复配杀菌剂20.67%万兴乳油对香蕉尾孢菌的毒力测定及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对香蕉尾孢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对香蕉叶斑病防治效果优良,且对香蕉安全,施药3次的防治效果达81.23%~83.33%,优于对比药剂25%敌力脱乳油1 500倍的防效,是一种具保护兼治疗作用的高效杀菌剂,值得在香蕉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农区鼠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常用的防治鼠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治理以及不育剂的应用等。阐述了农区鼠害持续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由于鼠类是繁殖力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通过环境治理降低鼠类的生态容纳量是持续治理鼠害的重要基础,并结合生物防治、化学灭鼠等技术措施可长期有效地控制害鼠数量,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果园杂草一般发生严重,人工除草又因工作量太大而比较困难。为此,2004年对88.8%飞达红SG防除果园杂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80-100g/667m^2在杂草生长旺盛期喷施,可有效防除果园杂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 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 2 个监测点开 展连续 3 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等现状,并比较不同栖息环境的 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结果】3 年总捕获率为 6.37%,836 只捕获个体分属 5 种鼠类。其中黄毛鼠捕获数 (589 只)和生物量(322.34 g/ 百夹夜)皆占据优势。监测点农田鼠类基本群落结构可概括为“黄毛鼠 + 板 齿鼠 + 卡氏小鼠 + 褐家鼠 + 黄胸鼠”。鼠类种群数量逐月动态呈双峰型,每年有 2 个高峰期(1 月和 11 月) 和 2 个低谷期(4 月和 7 月)。冬季鼠类种群密度最高,平均捕获率为 7.17(±2.49)%;春季最低,平均捕获率 为 4.86(±2.21)%。南雄监测点鼠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8.38%±5.05%,727.92 g/ 百夹夜)显著高于新会监测点 (4.88%±4.28%,472.52 g/ 百夹夜),2 个监测点在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上亦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农田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皆存在明显差异。需提高农田鼠类监测及早期预 警的准确度,并根据种植结构、栖息地条件的变化调整防控策略,以实现新形势下鼠害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6.
捕食螨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果树作物中居第三位。但是,大面积连片种植柑桔,使得以害螨为主的柑桔病虫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控制害螨、减轻危害,农民往往过于依赖化学农药,据我们调查,一般果园,仅防治害螨,每年使用化学农药就达15~20次。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对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引发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害虫再猖獗、发生越来越严重。针对柑桔害虫控制难的问题,从2002年起我们开展了捕食螨的引进试验,利用胡瓜钝绥螨防治柑桔害螨,当年取得成功,2003年扩大应用面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肇庆、清远、韶关等地的沙糖桔、贡柑等名优柑桔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实际防治效果,在广东省南雄市开展了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试验。在合适时机释放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后,辅以化学防治,此项技术集成了2种防治方法的优点,达到了最佳的增产效果。此研究为在广东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状况,采用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法测定广东省不同类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频繁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地区,黄毛鼠已产生了抗药性种群,其中江门市新会区和佛山市高明区的抗性率分别为36.67%和16.67%;中等用量地区的黄毛鼠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但尚未产生抗药性种群,如湛江市黄毛鼠的抗性率达到3.33%;而在低用量地区,未发现抗性鼠,但害鼠对药物的耐受力显著增强。为此,针对上述类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鼠害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48%乐斯本乳油、20%三唑磷乳油、30%氯胺磷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等5种农药防治水稻三化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48%乐斯本80 mL或1.8%阿维菌素40 mL或20%三唑磷150 mL对水稻三化螟防效良好,建议将乐斯本、阿维菌素和三唑磷作为适宜广东省推广使用的替代甲胺磷品种.  相似文献   
10.
瓦筒毒饵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毒饵站投饵量、布放密度和布放位置的对比试验.对瓦筒毒饵站的布放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农区布放瓦筒毒饵站时,通常每隔10 m左右放置1个,每个毒饵站放100 g毒饵,但在害鼠的主要栖息地及其附近设置毒饵站时,离栖息地越近,投饵量应越多,布放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