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15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7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疯牛病发病机理和跨物种传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疯牛病(BSE)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仅就疯牛病病因、发病机理、及跨物种传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胚胎移殖是波尔山羊繁殖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胚胎移植受体羊大多为莎能奶山羊或黑山羊、黄羊等。由于波尔山羊出生时体格较大,受体羊产道及骨盆较小,故难产比较多,三年来,笔者在接诊63例受体奶山羊生产波尔山羊以难产病例中,做了46例剖腹产,占难产的73%,出生75只健康波尔山羊,平均产健康羔羊1.6只。现对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中受体母羊难产手术处理予以总结。1 发病情况63例难产受体奶山羊都是采用腹下开口子宫注入波尔山羊胚胎后怀孕足月生产。其中头胎受体羊27只,占42.8%;二胎14只,占22.2%;三胎7只,占11.1%;三胎以上15只,占23.9%。2 …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主要有黏附素、毒素、外膜蛋白 ( OMP)及铁转运系统等。在大肠杆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其发病的过程中 ,这些毒力因子相互协调、发挥作用。文章对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致病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几个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 ,为防制大肠杆菌病、研制新型高效的大肠杆菌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 ,文章还介绍了近年来已相继研制成功的全菌体疫苗、纯化菌毛疫苗、单价或多价基因工程菌毛疫苗以及重组肠毒素双价基因工程苗、OMP亚单位疫苗等。展现了新型疫苗的研制 ,给防制大肠杆菌病带来了新的前景以及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的应用对畜禽其他疾病防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猪瘟病毒(CSFV)C株、LT株E2基因主要抗原区在pGEX系列表达载体中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了变性、复性和纯化回收试验。用建立的变性、复性和纯化方法,获得了可溶性的纯化蛋白E2,其纯度达70%,回收率为10%。对复性纯化的E2蛋白进行了免疫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其比未纯化蛋白的免疫活性高20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将除去3'端跨膜区的猪瘟病毒E2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获得重组质粒pFBHT-E2,转化进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发生转座作用,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含E2基因的重组载体质粒rBacmid-E2,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此重组载体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命名为rvBac-E2.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及ELISA等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此E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表达的蛋白能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用RT-PCR技术对猪瘟兔化弱毒C株、石门强毒株(Shimen)、近期地方流行的属于第1群毒株的新疆毒株(XJ)和第2群代表毒株甘肃临洮(LT)株E2基因的主要抗原区进行扩增,均得到约561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该基因编码187个氨基酸残基,预计蛋白分子质量为21.7ku。将这4个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阅读框是正确的,从而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用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结果表明,E2基因的主要抗原区可以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表达的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0.0ku,与理论推测的分子质量一致;薄层凝胶扫描分析表明。表达蛋白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1%;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表达的E2蛋白可被猪瘟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A、B、C、D区并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切出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ProEX—HTb中,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E2基因抗原结构域插入的位置、大小和读码框均正确,SDS—PAGE检测表明受体菌经IPTG诱导后能表达E2基因抗原结构域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受体菌诱导表达E2基因抗原结构域蛋白可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猪瘟C-株弱毒疫苗株、经典强毒石门株和C-株全长cDNA为试验材料,以免疫荧光技术为主;结合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对其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表达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筛选猪瘟病毒及其全长cDNA的敏感细胞,探索其增殖表达规律,以便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提供技术方法和可操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保守疗法、左侧腹壁切口不切开瘤胃和左侧腹壁切口切开瘤胃治疗皱胃左方变位,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对患牛进行瘤胃内纤毛虫数量及内容物pH测定.结果表明,手术治疗采用左侧腹壁切口并切开瘤胃,冲洗、取出网胃内金属异物,手术后1d瘤胃内纤毛虫数量及内容物pH较手术前1d显著下降(P<0.05),恢复缓慢;采用左侧腹壁切口不切开瘤胃,1d后瘤胃内纤毛虫及内容物pH较手术前1d显著上升(P<0.05),恢复较快;保守疗法瘤胃内纤毛虫数量及内容物pH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纤毛虫数量受pH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PCV-1、PCV-2a和PCV-2b差异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用于PCV检测及PCV-1、PCV-2a和PCV-2b分型的PCR方法。结果表明,三重PCR检测的最低敏感度可达4.87×107 copies/μL(PCV-1)、2.83×107 copies/μL(PCV-2a)和2.96×106 copies/μL(PCV-2b)。引物特异性良好,各引物之间没有交叉反应,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检测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陕西省的56份样品进行检测,PCV-1检出率57.14%(32/56),PCV-2a检出率1.78%(1/56),PCV-2b检出率42.86%(24/56),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9%以上,可用于猪圆环病毒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监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