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细胞自噬(autophagy)和凋亡(apoptosis)是昆虫蜕皮与变态发育过程中细胞死亡最主要的2种方式。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之一,有关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包括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形态特征、诱导信号和通路、对蚕体发育的影响、自噬相关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等。前期研究揭示家蚕自噬相关蛋白Bm ATG5和Bm ATG6具有自噬与凋亡的分子开关功能,但它们调控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至今不详。本文在简要综述昆虫及家蚕细胞自噬和凋亡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Bm ATG5调控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深入揭示Bm ATG5的分子调控功能,以及其应用于鳞翅目害虫防治和家蚕变态发育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研究波尔山羊和徐淮白山羊2个群体共147个个体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生长激素受体(GHR)和IGF-IR 3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对山羊GHRH和INHβA 2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2个山羊群体体尺性状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在这3个基因位点上均没有发现多态性。GHRH基因位点对波尔山羊的管围指数和体躯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INHBA基因位点的突变除对徐淮白山羊的胸围有影响外(P0.05),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该研究对山羊生长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和中国荷斯坦牛(共计817个个体)的LHX4基因外显子5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结合南阳牛的生长指标,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遗传效应。新发现3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别是NW001493443:g.42757G>A、NW001493443:g.42768A>G和NW001493443:g.42917T>C,并因此形成AA、AB和BB 3种基因型。4个牛群体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766 2、0.771 70、.723 4和0.891 3。群体间的χ2检验结果揭示,不同牛品种的基因型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南阳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与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6月龄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暗示该位点有可能作为南阳牛生长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4.
共调节因子通过与特定转录因子结合进而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该文综述了共激活因子PGC-1α的分子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介绍了该因子在适应性产热、线粒体生物合成、肌肉类型转换、肝脏糖异生和脂肪酸氧化等生理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家蚕变态发育由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协同调控,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是昆虫蜕皮和变态期间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两者相辅相成。20E通过调控一系列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来诱导昆虫细胞自噬和凋亡。就家蚕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为其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