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区特色野菜合苞橐吾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介绍了长白山特色野菜资源合苞橐吾品种特点、观赏性栽培种苗繁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合苞橐吾应用前景广泛、生产经济效益较大,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可满足人们对优质合苞橐吾种苗的需求,实现合苞橐吾长白山特色山野菜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改革实践背景下,课堂教育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农林院校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个性化教学理念在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培养出能够服务地方建设,促进农林业发展的地方“特色”人才。优化新农科大学生个性培养课程设置,以健全教学制度与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新农科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个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长春彩叶树种有效利用,选取寒地城市长春市8种常用的彩叶树种(紫叶稠李、紫叶水蜡、金叶风箱果、金叶山梅花、金叶榆、紫叶李、金丝龙爪柳和金山绣线菊)为试验材料,以乡土树种水蜡作对照,初春取茎尖作超薄切片电镜透射观察,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冻害级别和受冻情况。第二年天气回暖时对其材料采集地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种彩叶树种冻害情况为紫叶水蜡紫叶李紫叶稠李金叶风箱果金山绣线菊金叶榆金丝龙爪柳金叶山梅花。  相似文献   
4.
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培养体系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吉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通过制作园林小品“秸秆花钵”这一教学实践,将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良好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朝鲜淫羊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朝鲜淫羊藿种子繁育技术、播种时间与方法、病虫害防治、采收时间等关键栽培技术,以期实现朝鲜淫羊藿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满足人们对优质朝鲜淫羊藿种苗栽培技术的需求,以提供大量优质的朝鲜淫羊藿植物材料用于药用开发与商品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紫叶水蜡种苗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叶水蜡为研究对象,在紫叶水蜡种苗繁育与生产技术、观赏性栽培技术、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紫叶水蜡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满足人们对优质紫叶水蜡种苗技术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才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32-1034
景观生态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在连云港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框架,依托城市的山水自然条件,来分析景观生态结构布局。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将城市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融合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之中,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目标,明确各类绿地中的特色体现,努力创造富有景观生态特色的绿色连云港。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玫瑰在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的适应反应,揭示其抗重金属铅的能力,对不同含量铅胁迫对玫瑰1a生植株生长、叶片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玫瑰对铅富集与转移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胁迫强度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各指标出现不同变化规律,同一时间内,铅胁迫低于800 mg·kg~(-1)时,促进玫瑰生长,高于800 mg·kg~(-1)时,抑制其生长;随铅含量增加,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玫瑰叶片色素含量随铅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转折点出现在800 mg·kg~(-1)处理水平上;玫瑰体内铅含量随土壤中铅含量升高而逐渐增加,铅在玫瑰体内分布特征为根茎叶,根中铅含量远高于茎和叶。通过对玫瑰在不同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特性的研究发现,玫瑰在铅含量小于800 mg·kg~(-1)时能够正常生长,可以作为修复土壤铅污染的备选种植植物。  相似文献   
9.
以溪荪鸢尾为研究对象,在溪荪鸢尾种苗繁育与工程苗培养、观赏性栽培、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实现了溪荪鸢尾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溪荪鸢尾种苗技术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56%,T3遮光78%,T4遮光97%,对应光照强度分别为17 863~18 322,7 520~8 253,3 788~4 020,342~435lx。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光照强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筛选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结果】经遮阴处理(除T4处理外)的对开蕨组培苗较对照组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单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随光照强度减小,Pn日均值、L_(UE)、P_(max)、A_(QY)和ΦPSⅡ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T4处理最小;Chl a/b、L_(CP)、L_(SP)、R_d、Fv/Fm、Fv/Fo、Fv′/Fm′、qP及NPQ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T2、T3、T4处理呈"单峰"曲线。【结论】4组处理中以T2处理的植株生长状态最好,故认为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7 520~8 253l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