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588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806篇
  305篇
综合类   2523篇
农作物   411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1438篇
园艺   486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栽培一茬南瓜,秋季种植以白籽南瓜为接穗嫁接的冬瓜,可以克服冬瓜连作导致的枯萎病加剧等问题。春茬南瓜以抗性强的黑籽南瓜为主,秋茬以黑珍冬瓜为主栽品种。双茬栽培模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有效带动了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无为市玉米田杂草危害情况,指导农民科学防除,对该地区玉米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为市玉米田主要危害性杂草为马唐、狗尾草、铁苋菜,其中马唐危害最重。对此,我们应因地制宜,探寻有效的玉米田杂草防除方法,尽量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防止出现药害事件,以确保玉米健壮生长,获得显著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一块0.66 hm2试验地上,开展了连续7年以沼气为纽带,以猪粪尿、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猪—沼—粮(玉米)循环模式研究,并进行了效益评估。结果表明,经连续7年实施猪—沼—粮循环转化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5.69%、173.97%、151.87%和117.19%;土壤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8.06%、60.29%和50.58%,容重降低19.88%;土壤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微生物总数分别增加93.97%、338.10%、71.71%和93.96%;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年每公顷土地增加42 473.1元。  相似文献   
4.
高油酸油菜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栽培与应用价值。本试验以一组高油酸近等基因系油菜为材料,对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高油酸材料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生长期较低油酸材料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在营养生长期低于低油酸材料,在生殖生长期高于低油酸材料。POD活性在营养生长期与低油酸材料无显著差异,在生殖生长期高于低油酸材料。SOD活性在蕾薹期以前均高于低油酸材料,在生殖生长期低于低油酸材料。整体而言,高、低油酸材料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蕾薹期达最大值。POD活性则在营养生长期较低而在花期与角果期急增,SOD活力变化同POD相似,在花期和角果期增加较明显。此外,研究通过线性拟合分析发现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旨在分析高油酸油菜生理生化指标与低油酸油菜的差异,为高油酸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豆品种更新快,导致大豆根瘤菌株与新品种匹配能力差、接种效果不明显。筛选与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固氮效率高的广谱性优良菌株,可为针对性的施用大豆根瘤菌接种剂提供菌种资源和方案。选取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6个优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和2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在砂培盆栽条件下与不同地区的27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匹配试验。测定分析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根瘤菌之间结瘤固氮能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供试根瘤菌均能够与国内24个大豆品种结瘤,广谱性较好;植株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大部分接种根瘤菌后的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K;HN01、GR3、HH29、HH103匹配性和固氮效率均不逊色于USDA110,具有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推广的潜能;从品种来看,中豆39、BD2、天隆1号与8株供试大豆根瘤菌的匹配接种表现出高生物量特点。此外,本文还筛选出大豆-大豆根瘤菌的表型最佳匹配组合中豆39-GR3,适合长江流域地区;同样筛选到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南地区最佳匹配组合,分别是HN01-辽豆14、HN01-徐豆14、HN01-BD2。本文初步建立了优良根瘤菌与大豆主栽品种的匹配关系,为在田间试验中进一步筛选和应用这些优良菌株提供了材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目测进行分类的方式很难准确界定矾根品种叶色。为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基于叶色表型的矾根品种分类体系,笔者利用色差仪对72个矾根品种共计432个样品的叶色进行测定,对获得的Lab 3个色度值进行聚类分析,将72个矾根品种分为褐色系、深绿色系、黄色系、灰绿色系、浅绿色系5类色系。对矾根品种各色系的Lab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正面的L值与a值、a值与b值呈负相关,L值与b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明显;叶片背面的L值与a值、a值与b值呈负相关,L值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从多重比较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矾根品种各色系之间的Lab色度值差异显著,尤其是各色系间叶正面的颜色差异较大,在矾根品种选育工作中,叶片正面的颜色将作为主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农机化水平高达65%,接近基本实现农机化的目标。"十三五"以及今后10年农机化发展的亮点在哪里,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话题。从陕西省南郑县来看,蔬菜生产机械化或将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潜力股"。1.蔬菜生产机械化或将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潜力股"近些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对蔬菜的需求保持质与量同步提高的态势,刺激了蔬菜产业发展,也成为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8.
针对黔东南地区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保留传统文化和风格的基础上,运用新材料和新工艺,通过工业化生产,改造其功能,提升舒适性,形成可实施、可推广的民族木结构民居产业示范,为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改造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牛流行性出血病(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在云南省的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11个县市的1 199份牛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检测,同时从各县市检测出的阳性血清中,随机选取18~50份通过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云南省11个县市均检测出EHDV抗体阳性样品,阳性率介于49.3%~91.3%,平均为81.8%;各地普遍存在3个及以上血清型,其中EHDV-7、-10、-6、-5血清型检出率较高,EHDV-8、-2血清型检出率较低,未检出EHDV-1型。结果表明,EHD在云南省流行广泛且较严重,流行血清型复杂。结果提示,需持续开展EHDV血清学监测,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此次血清学调查为我国西南地区EHD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