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无水氨、尿素氨化秸秆饲喂肉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无水氨、尿素氨化麦秸、玉米秸饲喂肉牛的效果,用42头肉用生长母牛及阉牛进行了80天饲养试验。试验开始牛平均体重为135公斤,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占干物质3%的无水氨氨化麦秸组(WA)、占干物质5.4%的尿素加大豆粉氨化麦秸组(WUS)、麦秸组(W);占干物质3%的无水氨氨化玉米秸组(CA)、占干物质5.4%的尿素加大豆粉氨化玉米秸组(CUS)、占干物质5.4%的尿素氨化玉米秸组(CU)、玉米秸组(C).各组牛秸秆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按体重的1%喂给。为了平衡日粮粗蛋白质水平,W组及C组每日每头分别加喂32克和37克尿素。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含氮量提高88-151%,肉牛采食每公斤秸秆干物质的时间显著缩短。WA组、WUS组、W组、CA组CUS组、CU组和C组的日增重分别为0.66、0.54、0.52、0.57、0.63、0.56、0.48公斤(P<0.01)。添加大豆脲酶对尿素氨化玉米秸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畜禽饲料中所有不溶于稀酸、稀碱、乙醇、乙醚及水的有机成分如纤维素、五碳糖、木质素、角质等组成的粗纤维,是一组难以消化利用的物质。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质量都较差,不适于喂鸡,对猪用量过多时,由于吞食,咀嚼、消化、排泄它所需能量超出它本身所能提供的能量时,往往效果适得其反。而麸皮的产量大、价格廉是我国常用饲  相似文献   
3.
本刊上期发表《谈谈小麦两种不同加工方法》一文,介绍了“分层碾磨系统”新工艺,并将新工艺加工后的麸皮划分为高与低粗纤维两类,这对增加麸皮在饲料中的配方比例,改善营养结构,降低饲料费用等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对新工艺加工出来的各类麸皮饲料营养价值,加以介绍。 麸皮按粗纤维含量分类的科学性众所周知。粗纤维是饲料中一组难以消化利用的物质,其中并不是只含纤维素,还包含有五碳  相似文献   
4.
非洲菊(Gerberd hybrida Horf)是重要切花之一。本研究通过组织培养方法,提高了非洲菊繁的殖系数,完善了非洲菊组培快繁的一套技术。试验结果还表明;白砂糖和自来水可代替化学纯蔗糖和蒸馏水配制培养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和在人工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其生长、增殖和出根快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奶牛胚胎移植黄牛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移植技术是家畜繁殖领域中的又一次实破,它对提高优秀种畜的繁殖能力和遗传基因的充分利用,对缩短育种周期以及生物工程中的细胞融合、体外受精等项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从1987年开始设计并进行了本项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采用国产药械进行牛胚胎移植,用经济价值较低的黄牛及黄改牛作为受体母牛,使之直接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及红色荷斯坦牛。探索奶牛胚胎移植黄牛的可行性,从而提高黄牛业的经济效益。采用国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国产药械,对奶牛进行超数排卵、胚胎采集。在鲜胚移植成功的基础上,对胚胎进行冷冻保存和移植黄牛等项研究均获成功。其超排成功率达86%,采胚成功率达90.7%,产胚牛平均产胚8.97枚,有效胚7.25枚.冷冻保存45天以上解冻成活率88.7%,移植黄牛及改良牛112头次,妊娠产犊33头,冷冻移植成功率29.6%,其中成功率最高的试验基点达37.5%。可见采用价格低廉的国产药械。进行奶牛胚胎的冷冻移植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从曾进行妊娠期肉牛营养需要的试验母牛内选择产下健壮西杂或西夏杂犊牛的母牛作为本试验的试验牛。1987~1988年按妊娠期营养水平分组,即从妊娠到哺乳的营养水平为高一高和低一低两组。1998~1989年则按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的两组各半重新组成哺乳期的高、低两个营养水平组,这样,从妊娠到哺续的营养(主要是能量水平)组成了高—高、高—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肉用母牛妊娠后半期的营养需要,1984~1989年利用4~8岁经产改良母牛66头次,进行了3期共6个不同营养水平组的常规饲养试验,测定妊娠72天至分娩的妊娠营养需要量,每30天为一段。最高营养组较NRC标准高15%,最低营养组则略高于目前山西国营肉牛场和农村采用的水平。所取得的数据证明本试验营养水平基本满足妊娠后期母牛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分娩时胎重(W_1是用分娩前后体重之差求得),为犊牛初生重(W_2)的1.58倍;犊牛初生重与妊娠母牛的营养水平关系不大(P>0.2),而与母牛的体重(W)呈高度的正相关(W_2=10.88+0.0492W,P<0.001)。以t代表妊娠天数,则妊娠后半期胎日增重(G_D)为:G_D(kg)=(0.00879t-0.08545)(0.1017+4.6~(-4)·W)妊娠后半期每千克胎增重所需能量(不包括母牛的维持能量需要0.3222W~(0.75)NEmMJ)NEg或NEm均与妊娠天数呈明显的正相关(α<0.05,n=168),平均ME用于沉积胎能的效率为13%。NEg(MJ)/G_D(kg)=0.10008t-6.10948或NEm(MJ)/G_D(k=0.19188t-10.59054从试验获得的226组数据可知妊娠母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与母牛体重及妊娠天数均呈极高的正相关(P<0.001)。DMI(kg)=4.762+4.918~(-3)·W+7.229~(-3)·t  相似文献   
9.
近10年多来山西省奶牛业发展很快,1987年底全省存栏奶牛6.91万头,比1977年的0.82万头增长7.4倍,每年约有2万头母犊降生,奶牛战线上的形势十分喜人。但在犊牛的培育方面,大多数奶牛场还是受解放初期苏联高奶量培育方案的影响,犊牛的哺乳期长达4—5个月,喂奶量达600—800公斤,个别高达1000公斤,盲目追求高的日增重。国内外有关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