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传统种植方法易引起病毒积累和品种退化,目前国内外利用茎尖脱毒防止马铃薯退化,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探究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诱导培养基、不同茎尖大小、不同培养条件对茎尖成苗及脱毒对马铃薯品种延薯9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冲洗1~2 min+75%乙醇1 min+0.1%升汞5 min+无菌水冲洗2次,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诱导培养基MS+1.0 mg·L~(-1) IAA+1.0 mg·L~(-1) GA_3+30 g·L~(-1)蔗糖+8 g·L~(-1)琼脂、茎尖分生组织0.3~0.4 mm、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光照时长16 h·d~(-1),培养温度26℃时成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了延薯6号品种在吉林省地区不同密度下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68 400株·hm~(-2)为吉林省地区种植延薯6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平均单产37 480.5kg·hm~(-2),比对照增产2 380.5kg·hm~(-2);商品率达到77.9%,比对照提高1.9%;经济效益达到21 345元·hm~(-2),比对照增加1 440元·hm~(-2)。  相似文献   
3.
应用RT—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感染PSTVd的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提取其总RNA,获得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的总RNA.以此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得到一段约为359bp的特异RNA扩增产物,与理论设计大小一致,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4.
‘延薯8号’新品种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9~2010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2 356 kg,比对照‘东农303’增产24.80%;鲜薯维生素C含量40.50 mg/100g,淀粉含量13.31%,干物质含量20.72%,还原糖含量0.14%,粗蛋白含量2.65%;抗马铃薯晚疫病。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延边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两年试验,采用分期收获法调查了试验品种的薯块性状、单株结薯数、单株块重、商品率。结果表明:早-50的熟期最早,商品率高,单株结薯数少,产量低;东农303的熟期次之,单株结薯数多,商品率稍低,单株块重和单株商品重均最高;中薯5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熟期相近,都比早-50和东农303晚,单株结薯数适中,商品率高,单株块重和单株商品重高;中薯3号和本053熟期较中薯5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稍晚,中薯3号单株结薯数少,本053单株块重较低;双丰-5号在参试品种中熟期最晚,生育前期单株块重和商品率低,生育后期单株块重和商品率较高。早期商品率高,说明块茎形成早。产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构成产量的因素不同,如块茎膨大速度(或单薯增长率),单株结薯数,以及单株块重等。  相似文献   
6.
康哲 《农家顾问》2006,(11):60-60
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研制的1ZD-4.0型动力整地机是结合我国旱作物农业特别是新疆的农业技术要求、自然条件而自行设计的.配套动力为117.6千瓦以上拖拉机。该机特别是碎土能力强、整地土层较深.在各种土质、水分条件下都能应用,可用于较粘重土壤的耕后耙地、轻壤土的以耙代耕,也可用于灭茬。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疮痂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生长安全的药剂,选择5种药剂在2个地区进行马铃薯疮痂病田间试验,测定5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剂处理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对马铃薯安全,未产生药害,未观察到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有影响。5种药剂在2个地区对马铃薯疮痂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26.3%~45.6%,其中20%噻唑锌悬浮剂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防效最好,防效为39.3%~45.6%;5种药剂处理马铃薯产量在两地均比对照增加,平均增产幅度在1.1%~3.6%;产值在两地除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外均有所增加,增加产值10.5~123.1元/亩,增效0.7%~7.5%。  相似文献   
8.
所谓会计教学的信息化,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能够使高校会计教学获得更加好的效果,文章分析研究了会计教学中的有关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同时客观指出了高校的会计教学的信息化优势和现状,并在应用过程中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经济措施,希望对有关工作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到2007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33万hm^2。目前,马铃薯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之后的第五大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面积和产量的近1/4,在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展马铃薯产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延薯13号钾肥施用量,设置了6个施钾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延薯13号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合理施用钾肥达到绿色高产优质目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延薯13号的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均会提前。适宜的钾肥施用量能提高延薯13号的单株块茎质量和商品薯率。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延薯13号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处理产量为28 044.4~36 488.9 kg/hm2,均比对照增产,增幅为11.3%~30.1%。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延薯13号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影响显著,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对蛋白质和还原糖影响较显著,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对VC含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延薯13号的最佳施钾量在180~2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