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培育适合腺病毒增殖的无血清培养细胞系,本研究采用培养液渐进替换的方法获得了一株适应无血清培养的HEK293细胞(293SF),经检测293SF细胞具有稳定的支持腺病毒增殖与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平均病变时间为97 h,比HEK293细胞缩短12.9%;毒价达到107.48TCID50/mL,比HEK293细胞提高43.3%;并且稳定性良好,连续传16代后293SF细胞状态与易感性未发生变化。该细胞系为腺病毒的无血清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东北黑熊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时掌握养殖群体的相关遗传信息,为今后黑熊的人工繁殖及育种、保种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了黑熊的6个微卫星基因座(MSUT2、MSUT4、UT3、UT35、UT36、UT38)对115头东北黑熊进行了遗传检测,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DNA分型以及ABI 373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大小的判读,计算了6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等值。结果表明:东北黑熊养殖群体的6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平均为8.5个;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1 9,其中5个微卫星基因座的PIC>0.5,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29 9、0.641 7。数据证明,6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东北黑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两种弓形虫疫苗对猪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婷婷  鲁承  莫胜军  杜秋明  高建伟  孟其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01-20102,20117
[目的]研究2种弓形虫疫苗对猪的免疫效果。[方法]利用韩国国立兽医科学检疫院提供的2种弓形虫疫苗对试验猪群进行2次免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对一免、二免后猪群的抗体效价进行检测,评定疫苗对动物的免疫效果。[结果]首免后第2周,第1组疫苗的抗体效价达到1∶(119±24.18),第2组疫苗的抗体效价达到1∶(96±39.19);二免后第2周,第1组抗体效价平均值达到1∶(635±153.94),第2组抗体效价达到1∶(547±165.84),2组疫苗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试验用的2种弓形虫疫苗均对猪群起到一定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制备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利用浓缩的GPV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后获得一株抗GP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4B4。经鉴定,其McAb的重链为IgG1亚型,轻链为κ链。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4B4株McAb可特异性的识别GPV和GPV-VP3蛋白,表明4B4株McAb识别的表位可能位于GPV VP3蛋白的保守区域。为进一步鉴定GPV的表位和GPV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