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牛Musclin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通过电子克隆技术克隆牛Musclin基因,并通过软件分析牛Musclin基因与小鼠、大鼠、人、猪和鸡的同源性。[结果]通过电子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牛Musclin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牛Musclin基因与小鼠、大鼠、人、猪和鸡同源性分别为81.0%、80.8%、90.0%、89.1%和62.4%,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含有“KKKR”结构和与小鼠ANP、BNP、CNP蛋白的同源性区域,并将克隆的牛Musclin基因片段注册GenBank(EF646361)。[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Musclin在牛骨骼肌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PRRSV安徽分离株NSP2和ORF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从安徽两个发病猪场采集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在Marc-145细胞上盲传4代~5代,发现明显细胞病变,各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S08株和ZJ08株)。用RT-PCR扩增这两个分离毒株的NSP2和ORF7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9.0%;在NSP2基因上,这两个分离毒株均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它们与CH-1a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7%和80.2%;在ORF7基因上,与2007年国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HuN4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4%和99.5%,且ORF7基因均存在K46→R46,H109→Q109,V117→A117氨基酸突变。这些信息显示这两个安徽分离株属美洲型毒株,具有高致病性特征,与国内高致病性毒株位于同一基因群。  相似文献   
3.
选取干扰素、黄芪多糖、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利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通过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病毒在细胞中复制、药物直接和病毒作用三个环节,对药物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种药物体外对PRRSV的都具有抑制作用,干扰素、黄芪多糖体外对PRRSV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利巴韦林体外对PRRSV具有杀灭作用。因此,这3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均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为防控PRRS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致病性猪源链球菌部分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不同地区猪场中疑似猪链球菌病的自然发病病例中分离到12株地方流行株,经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2株猪链球菌中4株为C群,4株为D群,3株为E群,1株为未知群;分离株均对头孢类药物、磷霉素、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磺胺、链霉素等不敏感。[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动态及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安徽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安徽地区的发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3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AH1、AH2、AH3),负染电镜观察结果可见直径约50 nm的有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细胞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分散在细胞浆内,直径为40~80 nm。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均对氯仿、乙醚、甲醛、温度(56 ℃)敏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美洲型PRRS阳性血清反应,发出强特异性荧光;对分离毒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安徽分离毒株Nsp2基因存在两处共90个碱基缺失现象,与JXA1 PRRSV变异株亲缘性最近。初步鉴定该分离株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