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稻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相应品种的对照健叶.在抗病品种中的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在发病早期增加迅速,而感病品种中的则在发病早期变化不大,到后期才有较大积累.接菌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主要酚类物质的种类相同,共4种,其中2种为黄酮类化合物.抗病品种酚类物质各组分的同体积分离液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比感病品种大,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水稻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相应品种的对照健叶。在抗病品种中的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在发病早期增加迅速,而感病品种中的则在发病早期变化不大,到后期才有较大积累。接菌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主要酚类物质的种类相同,共4种,  相似文献   
3.
用喷雾接种法在苗期对969份水稻品种(系)进行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campestris pv.oryzicola)的人工抗性鉴定.在这些供测品种中,抗性品种占14.55%。中抗品种占55.83%,中感品种占18.99%,感性品种占10.63%.但是,抗性品种的比例因品种的育成方法、稻型和品种来源而异.当前我省主栽品种大多属感性品种.试验中发现 ACC8558和ACC8518是对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性的高抗品种,可利用其作为抗病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4.
水稻品种对稻白叶枯病不同菌系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3年,对5000多份水稻品种资源中经稻白叶枯病单菌株抗性测定后筛选出的208个水稻品种,用我国现行一套鉴别品种上分群的四个菌系的代表菌株,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对其进行了多菌株的抗性谱测定。根据品种与菌株相互关系的抗性性质,将这些品种分为四种抗性类型,即非分化性的抗或高抗品种、强分化性的高抗品种、分化性的中抗或中感品种,以及弱分化性的感病品种类型。另外还对各抗性类型的一些代表性品种,做了苗期抗性的人工接种测定以及自然病区诱发鉴定。这些研究结果表示,本研究筛选出的59个非分化性的抗或高抗品种可用作我省稻白叶枯病的抗病育种或杂交组合的抗源材料,农艺性状兼优的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力变异和菌系鉴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
1979~1983年从省内46个县、市各主要病区分离了将近200个稻白叶枯病菌株,根据它们在我国现行一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可将其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四个菌系群。另外,我们利用国外已知功能抗性基因的鉴别品种,与我国鉴别品种一起进行比较试验,根据77个代表菌株在这些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将这些鉴别品种归为七个品种群,并将这些菌株相应地分为四个菌群。这一试验结果表示,我省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力可能与日本和菲律宾菌系的不同。基于上述试验,我们认为金刚30、窄叶青8号、农垦57、植科1号、南15、IR26和76C 凡7等品种,可作为我省稻白叶枯病菌系鉴定的一套试用鉴别品种。根据这套鉴别品种,可将我省稻白叶枯病菌区分为五个菌系群(0,Ⅰ、Ⅱ、Ⅲ和Ⅳ)和九个亚群,基中Ⅲ群和Ⅳ群菌株对水稻品种表现分化性侵染。  相似文献   
7.
白叶枯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感染稻苗后,诱导病株叶片PAL活力的增强,感病品种的酶活力上升更为显著.PAL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和各谱带活力在感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AL同工酶谱在感病叶片中条数减少。部分酶带活力减弱,抗性强的品种尤为明显;酯酶同工酶谱,在感病后抗性强的品种,慢速区谱带增加1—2条,抗病和感病品种在该区酶活力均增加.相反,高抗品种在中速和高速区均表现酶活力降低.高抗品种只对强毒力菌株反应灵敏,感病品种被中毒力菌株感染后酶谱出现差异,而被高低毒两菌株感染后的酶谱则相似.  相似文献   
8.
就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的接种方法、接种菌液浓度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抗性变异对品种抗性影响等诸方面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接种法和以病斑绝对长度作为病情记载标准、比用喷雾接种法以病部面积占全叶面积百分率作为病情记载标准较为准确。针刺接种法可以测定水稻品种对病菌的抗扩展能力;针刺接种的菌液浓度以9×10~8/mL个菌体为适宜。水稻品种对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随生育期的推进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1988-1991年,从福建省内外收集和分离了161个菌株,用针刺接种法,先后在25个水稻品种上进行了病菌致病力的测定.根据从中选择的17个水稻品种对选择的16个菌株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稻条斑病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数量性的.1991年,根据125个菌株对选择的4个鉴别品种的侵染反应,将这些菌株划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4个菌群.0群菌致病力退化;Ⅰ群菌致病力弱;Ⅱ群菌致病力中等;Ⅲ群菌致病力最强.其中Ⅱ和Ⅲ群菌占优势,在福建省34个县市已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鉴定和利用各种白叶枯病抗源,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一直是水稻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我国长期为发掘和利用野生稻中的白叶枯病抗源作出不懈的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