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768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352篇
  351篇
综合类   2793篇
农作物   308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2048篇
园艺   545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新型肥料迎来发展机遇期。菌肥:独辟蹊径新路途随着国家对土壤修复的重视和提出肥药双减行动,中国菌肥产业将迎来"黄金10年"。农作物往往因为土壤含镁量较低、施肥不平衡、肥料营养元素间的拮抗,酸性土壤、降雨量大,种植强度高等原因,造成镁的严重缺乏。通过科学施肥才可提高植物营养均衡,为作物的优质  相似文献   
2.
牛CDH11基因位于第18号染色体,含有丰富的SNP突变。本实验以247头秦川牛为样本,研究位于第2外显子的一个SNP(g.32935629CT)分布情况。根据NCBI给出的序列信息(NC_007316.6),设计引物,采用混合池DNA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结果进行分型。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即TT、CC、TC。其中纯合子突变的基因型频率很低。研究发现中国秦川牛CDH11基因g.32935629CT位点是低度多态(PIC0.25),χ2检验显示,所检测的秦川牛品种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该实验结果可以为肉牛选育开发生长发育分子标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瑞丽山龙眼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高黎贡山南段2种环境(野外、大棚)下生长的我国特有种植物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种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刻与大小不同,野外幼苗在10:00、16:00出现高峰值,分别为4.608、2.118μmol/(m~2·s),大棚幼苗在11:00、15:00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4.102、3.982μmol/(m~2·s);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无明显变化规律;胞间CO_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反。(2)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对幼苗PN值影响均为:PARCaTaRH;(3)两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均较高,野外为2 674.995μmol/(m~2·s)、大棚幼苗为2 228.754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8.250、8.322μmol/(m~2·s)。  相似文献   
4.
2018年在承德市双庙村蒙古栎林中发现吉丁幼虫危害现象,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金纹吉丁(Corebus aequalipennis Fairmaire),并对其分布范围、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华柚2号’是将‘国庆1号’温州蜜柑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与‘华柚1号’叶肉原生质体融合创制的二倍体雄性不育胞质杂种。树势中等,花瓣短而退化,雄蕊败育,雌蕊正常。果实扁圆形,隔离种植下完全无核,平均单果质量1 232.47 g,果皮中等厚,可食率57.03%。果肉粉红色,囊壁薄,果肉化渣多汁,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2.37% ~ 13.33%,总酸0.90% ~ 1.20%,固酸比10.42 ~ 14.13,维生素C 24.26 mL • L-1。在湖北武汉地区种植,果实11—12月成熟,5年生嫁接树单株产量约50 kg。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3大生态区域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2017-2019年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定点监测结果发现:岐山县耕地地力总体提升,同一监测点习惯施肥区各种养分增幅更大,不同生态区域地力上升幅度不同,从速效性肥料持续供应、有机肥施入和秸秆还田、夏闲养地等方面分析了耕地地力提高原因,并从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夏闲地管护方面提出今后地力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作用效果的差异,寻找适宜的1-MCP临界使用浓度,研究通过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不同处理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和好果率,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并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75μL/L和0.50μL/L 1-MCP处理均能够更好地保持猕猴桃货架期的好果率;果实的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作为评价猕猴桃果实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6种浓度1-MCP处理中,0.75μL/L 1-MCP的处理对维持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效果最好,其次是0.50μL/L1-MCP处理,两组处理均能够延缓果实硬度并且使果实正常后熟。而高浓度(1.50μL/L和1.25μL/L)的1-MCP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质地的保持效果较差,出现"僵尸果"现象。另外综合主成分分析显示,货架末期(9 d)时,不同处理猕猴桃质地品质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0.75μL/L0.50μL/L1.00μL/L0.25μL/L1.25μL/L1.50μL/L0μL/L。因此,从经济和后熟质地品质考虑,采后用0.50~0.75μL/L1-MCP来处理猕猴桃对保持果实质地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验证了2015—2016年土壤水分主动-被动微波数据集(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基于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WDI )和干旱周百分比(PDW)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灌区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通过两个参考指标检验了SWDI在河套灌区的精度。结果表明:(1)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较好;区域尺度上,SMAP和CLDAS的相关系数为0.65;栅格尺度上,约有69%的栅格表现良好(R>0.5),且多集中在灌区西南部和东北部。(2)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以及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主要集中在灌区的西南部、中部和东部;2015—2016年PDW值略有增大,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有所延长。(3)大气水分亏缺量(AWD)表征的气象干旱在时间上显示2 a内灌区干旱月份为5—8月;空间上,除去地形原因,SWDI和AWD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且有一半格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检验,表明基于SWDI对河套灌区进行干旱状况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