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系统论述了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播期提前,利于早发壮苗;群体大,高峰苗提前,利于足穗形成;幼苗发育进程提前,利于大穗形成的生育特点,及限制穗、粒、重三因素协调发展相关影响机理,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少食多餐”的平衡施肥方式、冬前保持地表土壤良好环境等配套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就生物科学农业系统中的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问题,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残差最小"原则,应用"残差"数据序列,采取关联分析、相对误差、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优选模型精度高,与实际相符,且避免了错误应用模型事件发生,为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评判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就生物科学农业系统中的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问题,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残差最小"原则,应用"残差"数据序列,采取关联分析、相对误差、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优选模型精度高,与实际相符,且避免了错误应用模型事件发生,为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评判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小麦精播“三高”栽培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精播“三高”栽培技术的研究,依据了小麦的生物学原理,针对淮北小麦分蘖成穗、穗分化、籽粒灌浆特征,从减少播量,降低基本苗,精细播种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调控优化技术的实施,提高群体质量,促进库容发育挖掘单株综合生产潜力,从而达到群体高质量,个体高素质,种植高效益的“三高”目的,形成了完善的精播“三高”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5.
小麦精播“三高”栽培技术的研究,依据了小麦的生物学原理,针对淮北小麦分蘖成穗、穗分 化、籽粒灌浆特征,从减少播量,降低基本苗,精细播种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调控优化技术的实施, 提高群体质量,促进库容发育挖掘单株综合生产潜力,从而达到群体高质量,个体高素质,种植高效 益的“三高”目的,形成了完善的精播“三高”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熵权系数对农作物品种区试综合评估的权重进行确定,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随意性强的缺点,并且获得了大量评估性状的有效信息,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品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系统论述了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播期提前,利于早发壮苗;群体大,高峰苗提前,利于足穗形成;幼苗发育进程提前,利于大穗形成的生育特点,及限制穗、粒、重三因素协调发展相关影响机理,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少食多餐”的平衡施肥方式、冬前保持地表土壤良好环境等配套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就作物区试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估,提出了多目标关联分析法,该方法不仅客观实际的反映了作物品种的应用价值,而且较好的解决了以往对区试综合评估这一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为育种、科研、推广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手段,也为生物系统的优势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综合评述等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就作物区试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估,提出了多目标关联分析法.该方法不仅客观实际的反映了作物品种的应用价值,而且较好的解决了以往对区试综合评估这一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为育种、科研、推广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手段,也为生物系统的优势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综合评述等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熵权系数对农作物品种区试综合评估的权重进行确定,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随意性强的缺点,并且获得了大量评估性状的有效信息,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品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