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是在省内不同气候、土壤肥力地区所做的区域性大豆自然生产力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和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黑龙江省大豆自然生产力模型,研究了影响自然生产力的环境因素——积温、降水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程度.同时,运用模型对区域性自然生产力和不同气候年进行了大豆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给定线性变换的可交换问题是高等代数教学及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常用教材中线性变换可交换的问题作了收集整理与分类,讨论了一类线性变换可交换的判定问题,指出了这类线性变换可交换与线性空间是否为有限维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小麦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生态网定位试验建立的小麦自然生产力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热量、水分和土壤有机质3个生态因子对小麦自然生产力变化动态的影响.应用模型对黑龙江省不同气候、土壤肥力地区的小麦自然生产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根据黑龙江省不同气候和土壤肥力分布,采用统一试验方案,进行了11个县29个试验点的谷子自然生产力农业生态联合试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组合设计原理,初步建立起该省谷子自然生产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黑土地区钾肥对大豆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4%的黑土,在施用一定氮肥、磷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的钾肥,大豆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大豆施钾肥,在气候干旱和降水偏多的条件下,均影响钾的有效性。在干旱的年份施钾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钾在积温较高地区比积温偏低的地区,对大豆增产贡献大;有机质含量较低(2%)的土壤,在氮肥、磷肥和有机肥不同数量配比下,钾肥的效应随氮、磷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时,不施钾肥或供钾不足,严重影响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应。在氮肥、磷肥投入较低时,钾肥的增产效应也不能充分发挥。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于我省土壤肥沃度中等或较低的地区,必须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才能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土施用农家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量分别增加0.19~0.55%,0.02~0.07%,速效磷增加0.41~19.75毫克/100克土;复合胶体的数量也相应提高,增值复合量为0.16~1.04%;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农家肥的应用,增强了土壤肥力的后劲。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谷子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6年的培肥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粮食增产的顺序为:化肥(19.8%)>有机肥(15.3%)>秸秆还田(7.0%)>草木樨还田(5.9%);不同培肥途径,对粮食品质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的主要经济产物为地下块茎。它不仅具有植株生理熟期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地下块茎形成的早晚和膨大速度快慢的差异。多年来,早熟马铃薯品种选育方法,一般采用早熟杂交组合实生苗与无性系的选择。第二年开始在无性繁殖系中,再选择植株生理熟期早(主要是根据茎叶枯黄早)的优良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7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对76例脑瘫患儿采用按摩推拿手法结合引导式教育和静脉滴注射施普善治疗。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0.8%,其中4例(5.3%)进入正常化.显效28例(36.8%),有效37例(48.7%),无效7例(9.2l%)。以1岁内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最好,1~3岁内接受治疗者次之,7岁以上效果最低。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及驰缓型的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5.7%、89.5%、87.5%,共济失调型的效果最差(有效率为33.3%)。结论:脑瘫患儿如早期诊断,早期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功能大多敷能改善,后遗症减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